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三教圆融与关羽崇拜
三教争衡与唐代的学术发…
最新热门    
 
三教论衡与唐代俗讲

时间:2009-8-8 16:59:22  来源:不详
可,辄承司礼请散,可各随别状选台。”时所选议文抑扬驳杂,今谨依所司上下,区以别之,先列不拜之文,次陈兼拜之状,後述致拜之议,善恶咸录,件之如左焉。……一千五百三十九人议请不拜……三百五十四人议请拜。”(《广弘明集》卷第二十五《议沙门敬之大诏》)
这是一次类似现代“民主投票”似的表决。在理应以儒家观念为主的官僚集团中,佛教竟然占据着明显的上风,这或许和武后实际已经当政,并在暗中支持释氏,而群臣见风使舵有关。皇帝只好丢脸地收回了成命。有关历代围绕沙门佛徒究竟该不该致拜君亲漫长的争议经过,可参文後所附《历史上的“三教论衡”》,此不再赘。
但在後来的敦煌写本中,显扬“忠孝”观念的作品已占有相当比例。其中不仅包括刘向《孝子传》中的董永、舜子至孝故事,以及现实中张义潮叔侄忠义归唐的故事,刘修业认为伍子胥亦属此类:“我读这变文後,我感到伍子胥为父兄报仇,乃春秋末年大报仇之一,为後来儒家宗族观念所演出。盖宗族观念愈深,社会对他的同情心愈大,因为他是“孝子”、他是“烈士”,以至他虽覆灭祖国,後人却都能原谅他。”(《敦煌本〈伍子胥变文〉之研究》)


馀则佛经变文如《目连缘起》也提到了“二十四孝”中的董永、王祥、郭巨、孟宗等人。又巴黎藏No.Pelliot 2418一卷卷首一段曰:
“经:佛告阿难,为观众生,虽沾人品,心行愚蒙,不思耶娘,有大恩德,不生恭敬,况有人慈,此唱经文,是世尊呵责也。前来父母有十种恩德,皆父母之养商,是二亲之劬劳……”
今传佛经中尚有托名“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之《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历数母亲懐胎及养育之“十大恩德”,重庆大足宝鼎山宋代石窟又演为大型造像,广为传播,足证释徒已完全承认中土之观念,而絶口不言其天竺原教旨中之“无父无君”之说也。就大原因而言,未尝不是延续四百年之“三教论衡”的副产品和大收煞。
欧阳修《归田録》卷一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
“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不当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赞宁者,颇知书,有口辩。其语虽类俳优,然适会上意,故微笑颌之。遂以为定制。至今行幸焚香,皆不拜也。议者以为得体。”
作为韩愈精神上的传人,欧阳修的这段记载不无弦外之音。赵匡胤作为俗世的最高统治者,赞寜作为佛教界的最高领袖,在“拜与不拜”上达成了默契,而且终於开创了後世制度。赞寜是《宋高僧传》的编纂者,与编纂《高僧传》的唐代道宣亦适成先後。他的“语类俳优”,也是深知时与势移,有意在不经意处化解儒、释两家多年的矛盾焦点,同时为“三教论衡”的公案作一了结。
佛教这种妥协的倾向,实际上始於中唐。据载,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四月庚辰,皇帝诞日御麟德殿,命韦渠牟、徐岱等与沙门鉴虚、覃延、道士郗维素、葛参成讨论三教,始若矛盾,卒而同归於善。鉴虚云:“玄元皇帝天下之圣人,文宣王古今之圣人,释伽如来西方之圣人,陛下是南瞻部洲之圣人。”算是承认多年混战以後,三教打成了平手。可见赵匡胤是在明知故问,而赞宁所答“适会上意”,“微笑颌之”云云,也分明是在作秀。此後南宋还有一则类似的插曲,据如惺《高僧集》四集卷一《若讷传》载,宋高宗幸上竺寺,问曰:“朕於大士,合拜不合拜?”讷对:“不拜则各自称尊,拜之递相恭敬。”钱钟书谓此即“禅人之“出语尽双”,与仕宦之依违“两端”(double-think, double-talk),乃语言眷属也。”[17]
这个问答与赞宁答词在精神上自然是一致的。但是经过北宋历代帝王,尤其是太宗、真宗和徽宗大力扶持道教之後,这一场面所以会重新搬演,或者说同一命题何以在南宋初又重新提出,也有政治上的原由。若讷的回答则明显划分出释家与俗家的殄域,隐然有分庭抗礼的意味。盖缘此时释徒也在同时而更加佞佛的辽、西夏和金等民族中找足自信,再用不着以“现在佛”来巴结宋主了。这也正是欧阳修等儒士所以要著《正统论》,而王钦若等“道士宰相”所以要降天书,以明“神道设教”的关照所在,分明又是三教斗法的新版本,另话不表。
至於宋元话本,则显然本三教圆融之旨趣。按下不表。

馀论
陈寅恪氏在六十年前即指出:
“至道教对输入之思想,如佛教摩尼教等,无不尽量吸收,然仍不忘其本来民族之地位。既融成一家之说以後,则坚持夷夏之论,以排斥外来之教义。此种思想上之态度,自六朝时亦已如此。虽似相反,而实足以相成。从来新儒家即继承此种事业而能大成者。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後,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於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於歇绝者。其真能於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本文主旨,亦在说此。
1996.4.於京西卧看山室,略有增补

附:历史上的“三教论衡”
朝代
帝号
年代年号
公元
事纪

北魏
孝明帝
正光元年
520
敕清通观道士姜斌与释昙谟最於朝廷辩论佛道二教先後,斌败,配徙马邑。

北齐
文宣帝
天保六年
555
九月,敕召诸沙门与道士辩对,以决二教优劣。道士败,敕道士“削髪为僧”,遂使“齐境国无两信”。

北周
武帝
天和四年
569
二月,帝临大德殿,集百官、道士、沙门等讨论释老义。三月十五日,敕召有德众僧、名儒道士、文武百官二千馀人,皇帝御正殿,量述三教,以儒教为先,佛教为後,道教最上。

武帝
天和五年
570
司隶大夫甄鸾上《笑道论》三卷。五月十日,帝大集群臣详鸾之论,以为伤蠹道法,即於殿庭焚荡。

建德二年
573
十二月,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辩三教先後,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居後。

建德三年
574
五月,诏僧道大集京师,敕: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


文帝
开皇三年
583
帝於道坛见老子化胡像,大生怪异,集沙门道士共议,又敕朝官威、杨素等详议奏闻。释彦悰因作《辨道论》斥“老子化胡说”。

开皇九年
589
李士谦论三教优劣,以佛为日,道为月,儒为五星。

炀帝
大业二年
606
诏令沙门致敬王者,沙门明瞻等抗诏不从,乃止。

大业四年
608
始平令杨弘集道士名儒入智藏寺,三教论议。


高祖
武德四年
621
傅奕上书请废僧尼,减塔寺,以佛教“剥削民财,截割国贮”,危害国家。帝纳之,下诏问沙门出家损益。

武德五年
622
释法琳上太子建成启,并启秦王世民,力斥傅奕。

武德七年
624
帝临国子学释典,令徐文远讲《孝经》,沙门惠乘讲《般若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

武德八年
625
帝幸国学,下诏叙三教先後,老先,孔次,释末。

太宗
贞观五年
631
诏僧道致敬父母。

贞观七年
633
令僧道停致敬父母。

贞观十一年
637
诏令“朕之本系起自柱下”,道士女冠今後斋行供行立讲论,皆应在僧尼之前。诏下,沙门智实,法琳等诣阙上表力争,太宗令岑文本宣敕严戒,众僧饮气还,智实不服,遭杖责放还。

贞观十二年
638
皇太子集宫臣及三教学士孔颖达、道士蔡晃、沙门慧净等於弘文殿论议。

贞观十三年
639
道士秦士英奏沙门法琳著论毁谤皇宗,敕遣刑部尚书刘德威、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侍御史韦琮、司空毛明素等勘问,流法琳益州,行至中途卒。傅奕卒。临终戒其子勿读佛书,谓佛教为“妖胡乱华”。又集魏晋以来驳佛者为《高识传》10卷行世。

贞观二十一年
647
李义表自西域还,奏称东天竺童子王未有佛法,外道宗盛,义表告以中国未有佛法以前已有圣人说道,王请译为梵言,乃命玄奘法师与道士蔡晃、成英等三十馀人集五通观翻《老子》五千言为梵言。奘与蔡、成颇多争论。



高宗
显庆二年
657
诏僧道不得受父母及尊者礼拜。

显庆三年
65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