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试析“梵我同一”思想与印度古典味论 |
|
时间:2010-10-24 02:55:32 来源:不详
|
|
|
论文关健词:味论 梵我同一 印度宗教哲学 论文摘要:“味”是最具印度民族特色的诗学灸学概念.它滥筋于“梵我同一”的宗教思想和哲学主题。本文描述了“梵我同一”的印度宗教哲学思想的源流和古典味论发展的大致轨迹.认为“梵我同一”思想走印度味论的深层理论基抽,印度主观主义味论是对“味”的原始宗教意义的回归。 考察古代印度的文明史,我们会发现,印度的文明是被浓厚的宗教色彩深深浸淫的,宗教思想潜伏在一切文化领域,甚至印度民族的一般思维方法中。可以说,印度是一个以宗教立国的民族,“自《梨俱吠陀》时代至今的300。多年以来,印度民族的统一来自于共同的宗教信仰,而不是来自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领悟。 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年出现的古代吠陀教,中间经过婆罗门教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400年),才逐步演化为印度教。印度教是印度人民的形而上学的信仰,也是印度几千年来最有影响力和统治性的宗教。公元前6世纪兴起的香那教和佛教在印度文化范围内反对过印度教,在一段时期内对婆罗门教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使它几个世纪处于衰败不振的状态,但婆罗门教并没有被彻底摧垮。公元8世纪,经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商揭罗的改革,印度教再次复兴,成为婆罗门教和佛教融合的产物。而真正的佛教则随着布道者的长途跋涉一步步走出其发源地,走向中国、缅甸、日本等国,成为世界性宗教。商揭罗在进行宗教改革的同时,又在继承古代奥义书一元论的基础上,总结约1世纪形成的吠植多派哲学思想,并融合大乘佛教思想,建立了吠植多纯粹不二论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后来成为印度教的理论基础,在印度历史上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世界范围内被视为印度传统宗教哲学的代表性学说。 尽管印度教各教派崇拜不同的主神(毗湿奴、湿婆、梵天),但“梵我同一”说是印度教所有教派的主要信仰之一,也是印度哲学的一个基本主题,在印度正统哲学体系①中占主导地位。这种学说源于奥义书,大成于商揭罗建立的吠植多不二论。其实,早在《梨俱吠陀》中就包含了这种哲学思想的萌芽。印度教的圣贤们对宇宙的根源、人的本质问题进行思索和争论,他们从众多现象中概括出宇宙的统一之神—创造之神,梵天即是其中之一。这是有形象的人格化的神:四张脸,面向四个方向,各自主管四分之一的宇宙。到了奥义书时期(约公元前9—公元前7世纪),梵天被抽象化,去掉其人格形象,成为纯粹的哲学概念—“梵”。它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和最高实在,万物的根本和始基,不具有任何形式和属性,是语言无法描述的。奥义书在把宇宙的本质概括为“梵”的同时,还把人的本质概括为“我”(阿特曼)。“我”又分大我和小我,大我等同于梵,小我为个体灵魂,是大我之相。对于人与宇宙的关系,奥义书提出“梵我同一”学说,就是说,“我”即最高实在,“那是你”、“我是梵”。中世纪的吠植多哲学继承了古代奥义书中的“梵我同一”思想,商揭罗的吠植多不二论哲学为此学说的集大成者。如何达到“梵我同一”呢?商揭罗指出的途径是瑜咖修行,即放弃一切世俗行为,进人解脱的状态,亲证最高我即亲证梵,从而获得真智。 在古老的宗教哲学思想的长期浸淫下,印度美学逐渐脱离潜美学形态而浮出水面。公元前后,《舞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学著作出现了,“味”的范畴最终挣脱宗教怀抱,获得了独立意义。这部著作是研究戏剧的,但它把戏剧作为综合艺术,涵盖了一切艺术领域,实际上是艺术总论。《舞论》没有摆脱宗教神秘主义的影响,它本身就是假借大梵天的名义而创作的。婆罗多在[1] [2] [3]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