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方文山歌词对中国传…
试论中国与希腊的神话
让人性自由舒展——试析…
试析《红楼梦》所反映的…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
试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传…
试论电影《赤壁》对中国…
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当…
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
试论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国…
最新热门    
 
中国传统章回小说中的“混类”现象探析——以明清神魔小说为中心考察

时间:2010-11-17 11:38:39  来源:不详
西游”故事之大成。吴承恩(关于他的著作权尚有争议,这里暂且不论)在传统的题材中注人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使他的认识更加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对天界诸神的椰榆,对人间昏君按臣的痛晋,实则寄寓着对现实的无限感慨。《封神演义》同样如此。从正史(如《史记·封禅书》、《旧唐书·礼仪志》等)的只言片语,发展到《武王伐封》平话,再经过《列国志传》(余邵鱼),最后集腋成裘,出现了长篇巨著《封神演义》。作者一方面不遗余力再造神谱,一方面仍然没有抛弃对周文王仁政的歌颂,对商封昏君暴政的揭露、批判。对仁君、仁政的呼唤无疑具有时代进步意义。可以说作家的主体意识极为强烈,而一种小说类型的产生定型,是与创作者浓烈的主体意识同步的。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某种意义上最大限度避免了混类现象的泛滥!
  三
    当一种小说类型风行,效肇者四起,蔚为风气之时,是该小说类型创作繁盛期的到来,但同时也意味着衰落的不可避免。因为后起者往往才华不逮,除亦步亦趋,难有作为。尤其是当商业因素的大量介人之时,混类现象的泛滥,再一次不可避免!往往越到后期,此风愈烈。
    如果说,作为神魔小说开山扛鼎之作的《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奠定了小说类型范式,尽管因袭了某些传统的东西,有混类的痕迹,但绝对不占主流。那么至追随者,便难免俗。追随者的心态各异,不排除有“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之人,但多数创作者,受制于读者的审美取向。主体意识越来越淡漠,乃至逐渐失落。创作者主体意识的失落,即意味着人文精神的失落,小说类型特质的失落!
    当手中的笔不再是抒情写臆的工具,而简化为衣食饭碗的时候,混类现象在所难免。创作者沦落到和当年宋元说话者一样的境地—被动顺应接受。这一现象在神魔小说的衰蜕期最为明显。如果说发展期,追随者还可以亦步亦趋模仿因袭经典,那么至衰蜕期,则面临着全面告急的局面。为了适应市场,创作者别无选择,只有杂取种种,混类交叉不可避免。
    以神魔小说的衰蜕期为例。此期作品21部,除去因袭前期作品6部,具有明显混类特征作品9部。
    这其中《绿野仙踪》最为典型。是神魔,似世情,难以分辨。还是评论者一语道破天机。与作者同时的陶家鹤说:“愿善读说部者,宜疾取《水浒》、《金瓶梅》、《绿野仙踪》三书读之,彼皆谎到家之文字也。今人郑振铎则说:“这部小说,比《儒林外史》涉及的范围更广大,描写社会的黑暗面,比《外史》也更深刻,而其技巧与笔力也更是泼辣;几乎是纵横如意,无孔不入。”一部神魔小说,评论者一再将之与《水浒传》、《金瓶梅》、《儒林外史》相提并论,偏没人将之与《西游记》、《封神演义》相比,个中消息,真是耐人寻味。关键在于,尽管小说性质是神魔小说,作者也信誓旦旦想“于《列仙传》内添一额外神仙,为修道之士悬拟指南。”(李百川《绿野仙踪·自序》)然而事与愿违,写神魔干瘪乏味,写世情反倒精彩绝伦。浓重的人情化倾向甚而掩盖了小说的神魔性质。
    和《绿野仙踪》相似,此期《跻云楼》、《瑶华传》、《婆罗岸全传》、《雷峰塔奇传》等几部作品也都有泛人情化的倾向,小说的神魔味儿渐趋淡化。如《跻云楼》可以说集神魔、世情、公案于一身,甚而还受了长期流行的才子佳人模式影响。而《瑶华传》则既有世情小说哇质,又有英雄传奇成分,神怪退居其次。《婆罗岸全传》则近乎狭邪小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