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
试论赋体文学创作手法对…
试论清代“性灵派”文学…
试论明代士人“狂怪之风…
试论南北朝时代思想对卢…
试论方文山歌词对中国传…
试论中国与希腊的神话
试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
试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传…
最新热门    
 
试论姜贵对申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与坚守

时间:2010-11-18 11:26:18  来源:不详
果越来越文弱、竟至丧命;他的二儿子息砚孙在卖婆宋三妹的指点下勇敢地走出家门,到遥远的城市去自己创业,反倒能衣锦荣归,成为父母老来的依靠。何为真正的孝道?姜贵通过息秀才一家祖孙三辈的生活轨迹进行了形象的说明:所谓的孝道仍然应当从内心深处孝敬父母,但绝非因循保守地盲目听从,而是尽量发挥个体才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只有立己才能立家进而立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隔壁的“检家”。检家实为暗娟窝点,极喜追求时代潮流,他们积极地让自己的孩子走出去闯天下,但是,他们的孩子却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女儿做娟妓,最终被人暗杀在火车上;两个儿子则被培养成日本人的走狗。他们拒绝与自己的父母相认,完全为日本人尽忠尽孝去了。究其根底,还是因为检家家风糜烂、缺乏传统伦理道德的浸润,才使其在动荡社会中迷失了方向。两相对比中,姜贵的创作主旨呼之欲出: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观固然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它们乃是中国伦理型文化的根基所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中,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以适应社会环境变迁固然可以使国家民族摆脱危亡的境地,但如果没有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做根基,所谓的现代化也会因迷失方向而转人另一种歧途。
    五十至七十年代,大陆文坛上为政治意识形态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成为衡量文学的首要标准,中国传统文化或被按照政治标准改造,或被作为封建遗毒彻底摒弃。台湾文坛方面,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惨败亦使蒋介石痛定思痛,反省共产党以“笔权”打垮了国民党“军队和政权”的历史教训,于是亦钩织起严密的文学监控网络,运用各种行政手段倡导“反共文艺”、“战斗文学”。无论哪种意识形态之下,中国传统文化都被挤压到了潜隐或边缘状态。此时的姜贵,能够偏离台湾文坛的主流审美倾向,秉承五四文学传统开拓的现代视野、谨慎地回头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并以此为本位激浊扬清兼收并蓄地进行文学创作,不仅在边缘地域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从长远来看,更对其现代转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