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论儒家伦理思想的发…
试论井上靖长篇历史小说…
试论中华书局点校本《全…
试论《诗经.秦风.小戎》…
试论从体验论的角度解析…
试论从《橘颂》看屈原的…
试论左思风力”文学审美…
试论“恨不相逢未嫁时”
试论复杂难理的人生情绪
试论唐传奇叙事中女性形…
最新热门    
 
试论何晏的《道论》“《无名论》的玄学思想

时间:2011-11-29 12:00:52  来源:不详
[注: 夏侯玄夏侯玄(公元209年至254年)字太初,沛国谯人。生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卒于为嘉平六年,年四十六岁。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曰:“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故老氏曰“强为之名”,仲尼称“尧荡荡无能名焉”,下云“巍巍成功”,则强为之名,取世所知而称耳。岂有名而更当云无能名焉者邪?夫唯无名,故可得遍以天下之名名之,然岂其名也哉!惟此足喻而终莫悟,是观泰山崇崛而谓元气不浩芒者也。
  在这里,何晏以夏侯玄的“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作为《无名论》的中心命题,仍是在强调“无”的重要性。而其文义又呼应了首段,再次说明道是无法具体言说的,并再举老子、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之言来证明。在此孔、老并举,似乎隐含了儒道会通之用意。
  这里所讨论的《无名论》,已非纯粹道家的观点。首先,何晏把名与誉相联系,认为被人所赞颂,就是有名,反之就是无名。这里的“名”已与《道德经》中的“名”有了距离。其次,他强调“无名为道,无誉为大”,并以此为桥梁,把无名与有名沟通起来。他认为,圣人的德业至高无上,无名可以称谓,无词可以赞颂。称谓无名叫作“道”,赞颂无词叫作“大”。这样一来,无名无誉又变得有名有誉了。但这种有名有誉不同于通常的名和誉。如果把无名无誉称作“无所有”,那么现在可称之为“有所有”了。然而这种“有所有”实际上还是“无所有”,因为这是无名之名、无誉之誉,与通常的‘有所有”并不相同。最后,何晏提出“同类无远而相应,异类无近而不相违”的观点,认为相同的东西无论相距多远,总有互相之间的共性存在,不同的东西无论相距多么近,也总是无法混同。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真正懂得无名论的观点。他要用这个观点来说明:主张无名论并不是完全否定“正名”说,因为天地万物“皆异于近而同于远”,所以,强调“无名”的最终目的在于“同于远”,即在于得“天下之名”。这实质上是道家出世与儒家入世两种学说的混和杂拌。
  在这里,何晏探讨了超言绝象的形而上本体,与有名有形具体的天地万物的关系。这种对于抽象的哲学概念与范畴的论证,较之对一般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思路无疑要深奥得多,可谓“理致渊深”。而这正是“师心独见”的一个方面。显然,在何晏心里,作为人的圣人和作为自然的道应该是统一的,圣人应该取法于道,也像道那样以“无名”、“无誉”的身份去驾驭他的子民。
  注释:
  《列子·天瑞篇》“无知也,无能也,而无不知也,而无不能也”注引,列御寇着,东晋[注: 东晋,中国朝代名(316年-420年),乃西晋司马氏政权的延续。因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群臣拥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张湛注:《列子》,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华书局,1985年版。


  王晓毅:《王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125页。
  洪之渊:《王何玄学与正始文学》,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版,第20卷,第1期。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