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李耀宗}净化心灵的千古圣节

时间:2009-9-8 17:36:55  来源:不详
“割股奉君”与“隐而不仕”不相抵吗?

 

史载,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宠妃骊姬为让其亲子继位,设计逼死太子申生。申生之弟重耳被迫流亡晋外。其间,重耳受尽屈辱,随从纷纷离去,仅剩介子推数人忠心护卫。某日,一行绝粮已久,重耳饥饿致晕。子推暗自割下一块腿肉,煮汤敬奉,慌称山珍。重耳发现其行走甚难,方知原委,感激涕淋地发誓:日后定要厚报。这就是介子推“割股奉君”的千古佳话。

介子推为何如此忠心紧跟重耳呢?窃以为,原因至少有三:

其一,介公非常重“义”。他眼见献公昏庸误国,骊姬大乱朝纲,太子既死,重耳蒙危,故毅然抑强扶弱。在身系国运的重耳万不得已出亡,最需要匡扶之际,他大义凛然,挺身而出;在重耳出亡最艰难之际,他一往义重,甘愿割股奉君。作为真正的狭义之士,他忠心紧跟重耳,理所当然。

其二,介公十分尚“忠”。他乃晋国贵族,决意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认为,王室藏奸,国运危殆,晋国急需安邦定国的大才。他看中了重耳德、才、资等各个方面,不仅当“忠”,而且可“忠”。裘锡圭先生据弗雷泽《金枝》类似记载,推测“寒食”还与古火耕及“改火”烧“人牺”祈福去灾有关。《礼记·郊特牲》曰,“季春出火,为焚也”,此“焚”即“焚田”,既用新火,又须向农神“稷”献祭。祭品,时烧活人。先民认为,祭中被烧死或杀死的“牺牲”,更具神性,故争而食之。介子推深怀“牺牲”之“忠”,以“割股奉君”,与此古俗有无渊源,大可考究。

其三,介公抑或崇“异”。他崇奉重耳是超乎等闲的“异人”——世传重耳乃“胼胁”之躯,必为上苍所佑。我国古人常常信奉体“异”而伟。《幼学琼林》曰:“尧眉分八彩,舜目有重瞳。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文王龙颜而虎眉,汉高斗胸而龙准。孔圣之顶若圩,文王之胸四乳。周公反握,作兴周之相;重耳胼胁,为霸晋之君。此皆古圣之英姿,不凡之贵品。”这种“体异信仰”,先秦业已相当盛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写道:重耳流亡及曹,“曹共公闻其胼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外邦曹共公尚且如此关注重耳胼胁,作为重耳近臣、亲信的介子推,岂可无动于衷?

那么,介公如此忠心紧跟重耳,为何又要离开,坚决隐而不仕呢?窃以为,原因亦主要有三:

其一,介公甚知进退,功成身退乃最佳选择。立身于世,进易退难。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易》云:“小人知进而不知退。”介公高风亮节,俨然君子,在最易大“进”时,毅然决然择“退”。介公真像生机弥漫的冰雪腊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完全符合其醇厚、高洁的人生哲学。他当初紧随重耳出亡,乃匡扶正义、尽忠主公,不怀丝毫追求荣华富贵的杂念,动机纯而又纯,功成之际,自然默“不言禄”。

其二,介公洁身自好,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的腐败,势不两立。出亡19年,重耳在秦国帮助下,返晋夺权。东渡黄河时,部分势利贪功随从,要挟重耳归国重赏;重耳昏昏然,竟屈从就范。对此,介公义愤填膺,明确表示:“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