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钟敬文的文化分层理论研…
钟敬文民俗学学科构想述…
钟敬文先生的传说研究:…
最新热门    
 
钟敬文先生与中国巧女故事研究

时间:2009-9-8 17:39:04  来源:不详
与形态结构之后,再去挖掘接近于文本事实的、隐藏在文本深层的文化信息。如今,钟先生已经远行,但我相信先生希望我们“把眼睛盯着未来­­……” [19]。因此,如何更新或重建叙事形态的结构分析模式?如何在叙事形态研究与文化内涵研究之间构筑或寻求一种中介,使前者能成为后者的基础或前奏,从而将两种研究方向统合在同一个具体对象的研究实践里?好好解答这些问题,可能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怀念。

 

 



[①] 巧女故事的流传范围是广泛的,就目前所掌握的故事资料看,它的范围几乎涵盖全国。而且,它的传承历史也是相当久远的,早在晋《裴子语林》上卷中记载了两则巧妇能言善辩而压倒文人的故事。

[②] 当时的民间趣事在分类上类似于今天的笑话。这些故事集主要包括:《徐文长故事》(1927,共5集)、《徐文长故事外集》(上、下集)、《新仔婿故事》(1928)、《巧舌妇的故事》(1928)、《民间趣事新集》(1929)、《三儿媳故事》(1930)、《穷秀才的故事》(1931)、《趣联的故事》(1932)、《贪嘴的妇人》(1932)等。

[③]在这一时期,学界对民间趣事的探究主要集中在徐文长故事和呆女婿故事两个系列上。譬如周作人(笔名扑念仁)、李小峰(笔名林兰)就在《晨报附刊》(1924年7月)上发表了许多关于徐文长故事的讨论文字。

[④] 钟敬文:《波斯故事略窥》,《民俗》,第1页,1928年,第21-22期。可以说,对类型研究方法价值的认识“导致了钟敬文在30年代初写下了《中国民间故事型式》、《蛇郎故事试探》、《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老獭稚型传说的发生地》等文章,特别是后二者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积极反响,并奠定了他在中国民俗学界的地位。这些论文已完全不是从审美的或文艺学的角度出发,除了对传说故事本身的演变进行分析之外,重要的是分析故事及其演变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的、观念的、象征的含义。” 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 1918~1937)》,第12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就是歌谣学运动以来,所倡导的地理的研究方法(即同一母题的分类比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故事类型的研究往往就是地理的比较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成为其后故事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⑥] 钟敬文《呆女婿故事试说》,原载于《民俗》第7 期(1928年5 月2日),转载于《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第57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⑦] 钟敬文《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原作《中国民谭型式》,刊于《民俗学集镌》第1辑,1931年7月,转引自《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342-356页。

[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