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毛泽东回乡“虎歇坪”扫…
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
关于组织开展“全民健身…
国家体育“全民健身日”…
战国楚简“视日”补议
最新热门    
 
“虎日”:一项关于戒毒模式的人类学研究

时间:2009-9-8 17:39:36  来源:不详
bsp;   庄:在“虎日”整个盟誓活动中,有祭祖、喝血酒、盟刻和转头4个前后联系的仪式,而这4个仪式的参与者和对象都有差别。       祭祖:杀牛祭祖、取胆占卜、宣布盟誓是这个仪式的主题。仪式的对象是整个家支的所有祖先,整个家支成员全部参与。它将金古家支和他们逝去的祖先联系起来,同时也表达了彝族人祈求祖先帮助和要求正义的愿望,强化了族人的凝聚力和尊严。当然,彝族人认为这样规模巨大的家支活动中,人们也可以同逝去先祖的灵魂相聚。       喝血酒:这个仪式的对象为吸食毒品的戒毒人员。仪式由毕摩念经,经文以诅咒和祈祷为主。毕摩把猪和鸡的血融在酒里,让戒毒者喝下。毕摩在这里是祖先的代言人,而伸张正义的权力仍然掌握在祖先手中。这个仪式针对的虽然是个人,然而融在血酒中的却是尊严和死亡,他们的背后是全族人的眼睛和严厉的家规。       盟刻:事实上,这是一个宣战仪式,由家支的长者来执行。他们先在一个巨石上刻上象征着永恒和不朽的“十”字符号,然后用一只鸡作为祭品,希望祖先能保佑和支持他们,将所有胆敢在这个家支的范围内贩毒的罪人绳之以法。这个仪式仍然以家支为主体。       转头:这是一个普通而又重要的仪式,融诅咒、招魂和祈祷为一体。仪式的范围只发生在核心家庭里,彝族人逢年过节的时候都要举行这个仪式。在“虎日”盟誓的语境中,这个仪式反映了个体家庭与家支之间的关系。       如果把这4个仪式中的家支、家庭和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考察,祭祖和盟刻的仪式发生在家支层面,表达了家支作为一个血缘群体与外界的关系,无形中将禁毒的意义同家支的繁衍和生存联系起来,同时,也把未来禁毒斗争中的风险平均分配给所有个体,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述了对于社会失衡的恐惧和反应。社会变革没有瓦解彝族人的家支制度,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彝族人的社会保障仍然十分脆弱,所以彝族人将风险化整为零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彝族人在毒品传递过程中可能借助家支网络的构成。       喝血酒的仪式发生在个体层面上,但是,对于这个仪式的风险也不仅仅是由个人承担。在访谈中,毕摩阿余木呷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这些人不遵守诺言,遭到惩罚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我曾经为另外一个人举行过类似的仪式,因为他违背誓言而导致他的父母在一个月之内相继去世!”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和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解释过这一点,他认为巫术的效应主要来自3个互补的方面:第一,巫师相信他的技术的效应;第二,病人或受难者相信巫术的威力;最后,共同体的信仰和期望始终像一种引力场一样起着作用,而巫师和受术者的关系便存在和被规定于其中。在这里,共同体不仅是维持信仰的引力场,同样也可能是巫术的受害者。因为,共同承担风险是彝族人实践巫术的信仰基础。所以,用巫术的非道德力量来压抑人的生物性,这样人类生物性与文化性之间的象征通道就被建构起来了。       对于家支与核心家庭之间的关系,转头仪式表现得更为明显。家支把家支层面上的危险化约给个体,那么个体家庭希望这样吗?为了尽可能转嫁危险,个体家庭必须不停地祈祷,并诅咒有可能发生的危险,务必将自己家人的灵魂招回来。这里面就出现了一种张力,家支与核心家庭之间的张力。所有的核心家庭互相转嫁危险,这就是所谓的互动,而互动的最大边界应该就是家支的血缘边界。所以,家支、核心家庭与个人之间的危险转嫁产生了责任和义务,而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在禁毒的话语中就是消灭毒品和帮助吸毒者戒除毒品。换句话说,金古家支的禁毒仪式产生于转嫁危险的恐惧中,家支在战争状态下的运作张力也就融合在漫长仪式的程序之中,而所有的仪式把这些意义都建构起来了。       从社会运转的整体上看,民间自发的禁毒活动恰恰是政府所希望和提倡的。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政府和家支在互动过程中从试探性达到信任,因为政府和家支在禁毒问题上的目标一致。       关:您一直在做影视人类学,那么影视人类学的纪录片和一般的纪录片的区别是什么?比如您在拍《虎日》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