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历史与演义:周瑜的赤壁…
中国的现代主义:不彻底…
最新热门    
 
曾永义:《酒话联翩说礼俗》

时间:2009-9-8 17:44:03  来源:不详
色当前的时候,「徒以上」的罪也就做了。」欧阳修的「酒令」表面不合格,但实寓机趣、别出心裁,所以能博人一笑。文人「酒令」形式多端,有时简直极尽中国文字游戏之能事。譬如明朝郎瑛《七修类稿》所记的一个例子:陈询因忤逆权贵被贬官,同事为他送行,饮酒行令。陈循说:「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高谷说:「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陈询则说:「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行焉往而不三黜。」
从这个例子看来,可见陈询和他同僚的酒令是限用「离合格」,再以一诗句或古语作结,而结句末字必为「合文」之字,而迭用三字者必为「离形」之字,且离形之字必与合文之字同韵。约制之严,直是难上加难。更难得的是,陈询于此时此际也能藉酒令发抒一已之牢骚。所谓「离合格」是「离形」和「合文」之格。「离形」即将一字拆开其结构,例如中「矗」字拆成「车车车」等是;「合文」即将两字以上之形体合成一字,例中如「余」和「斗」两字合成「斜」字等是。
    再就褚人获《坚瓠九集》,举其「四书陈二」如下:明代末年,苏州有位妓女名叫陈二,四书记得很熟,大家就称她「四书陈二」。有天,她和一群名士饮酒行令,规定说出来的要「有此语无此事者」。名士们都引用俗语谚语,陈二说:「缘木求鱼。」众人都很叹赏。座中有一少年故意要挫折她,说:「乡下人安置木栅在水中,又从栅上拉网以捕鱼,岂不有「缘木求鱼」这样的事?」于是罚陈二饮酒,陈二满饮之后,又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这样一来,名士们竞相称赞,少年也心服口服了。
    由陈二之例,可见风气所及,即使妓女亦有才学,能将酒令应对巧妙。此外,在诸如《红楼梦》等小说里,也很容易看到有趣的酒令,只是民国新文学运动以后,这种文人的酒席游戏好像就销声匿迹了,而今却使吾党之徒也只行「五拳宪法」,虽然豪迈畅快有余,但风雅韵味就不足了。
四、曲水流觞
文人饮酒的风雅之事,除「酒令」外,尚有「曲水流觞」。
修褉的风俗
「曲水流觞」与「修褉」的风俗有密切的关系。修褉是古代一种清除污秽的祭祀。《周礼․春官》记载:「女巫掌岁时,拔除衅浴。」郑玄注:「岁时袚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看样子最初只是熏香洗澡祭神。《晋书․束皙传》「说:「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苗水。两汉直缘,皆为盛事。」虽然「金人奉剑」是有意造出来的神话,但由此可见,「流觞」的源头始自西周早期;而引水成曲使成「曲水」,人们列坐两旁,「流觞」以饮酒的所谓「曲水流觞」,则是秦昭王所建立的;而两汉以后,相沿成俗,逐渐发展为节令盛事,时间也因昭王「三日置酒」而定为三月三日。
兰亭雅集
三月三日成为重要节令以后,人们反而重在赏玩景物,饮酒作诗,祭神洗澡的原意慢慢消失。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流四十一人修褉事,在浙江绍兴兰亭聚会,引曲水以流觞,饮酒赋诗,因此作序,是极有名的掌故。当时作五言四言诗各一首的有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十一人;作诗一首的,有郁昙等十五人,作诗不成的,有谢瑰等十六人。唐人刘笃〈上巳日〉诗有云:「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杜甫〈丽人行〉有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都可见唐代曲江褉游的盛况。唐代以后,这种风俗仍然流行在文人之间。民国初年,梁启超在北平农事试验场还举行过大规模的修褉。政府迁台,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严先生尚邀集先师台静农教授等友人在外双溪「风雅」过一番。据说大陆为发展观光,而今在兰亭故址犹有类似的举动。但无论如何,「曲水流觞」的风气其实早已不存,因为当今之世,那有多少俊雅闲逸的人!
五、浮以大白
    而无论酒席行令或流觞赋诗,如果犯令或作不出诗都要「罚酒」。但「罚酒」的情况不止于此,而且自古有之。
    《周礼》谓「觥其不敬者。」是说对无礼不敬的人要罚酒。《礼记․檀弓》说「杜篑扬觯而酌师旷、李调。」因为师旷、李调未能及时匡君之过,所以杜篑罚他们饮酒。《说苑》记魏文侯与大夫饮酒,命公乘不仁为「觞政」,监督饮酒的规矩,而且下令说,凡不满引干杯的,就「浮以大白」。「浮以大白」这句话出于魏文侯的成语有好几种说法,鄙意以为即「满饮大白之巨杯作为处罚」。又史载陈后主命张贵妃等先作好五言诗,在宴会时令孔范等狎客唱和,如果一时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