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校流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应对工作方案(1) |
 |
时间:2009-12-1 12:26:27 来源:不详
|
|
|
为做好本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有效应对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接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区接种办成立区流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包括内科、儿科、皮肤科、流行病学等专业,负责处理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死亡、群体不良反应 2、各医疗机构内选派2-3名主治医师以上、工作满5年以上的医务人员作为学校现场接种的医务人员。 3、要求各接种点备好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和其他必要的抢救设施。 4、各类学校做好临时接种点设置,安排好四个室(候诊室、预检室、接种室、留观室),各室贴好标志,分开设置,安排专人负责。接种室内要求不得超过4人候诊,防止出现大面积学生不良反应。 5、对设置符合要求的临时接种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接种前做好消毒工作。 6、区接种办建立各医疗机构、食品药品监督局和各受种单位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以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出现的不良反应。 7、安排“120”救护车在靠近学校选择适当地点,待命,随时响应,全面做好保障工作,随时应对现场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 二、接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应对 1、学校疫苗接种时需配备预防接种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接种人员安排有预防接种上岗证,并熟悉业务,有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的人员,临床医务人员要具备应急抢救能力。 2、严格进行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咨询,告知受种方所种疫苗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严格控制接种室室内受种人数。 3、要求接种后现场留观30分钟,留观区受种单位有专人管理。 三、不良反应的处置 1、一般反应(Ⅰ级响应):由各接种单位院内专家会诊并对症处理(大部分会自愈),由疫苗接种专职人员在不良反应登记表上做好记录,并报告区CDC。 2、异常反应(Ⅱ级响应):如轻微的反应如过敏性皮疹由各接种单位院内专家会诊后给予抗过敏等对症处理,由疫苗接种专职人员负责异常反应个案填写并电话报告区CDC。 接种单位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如发现可能与疫苗接种有关,新的或较严重的反应病例时,先由院内专家对症处置(但不要轻易作出疫苗反应的诊断意见)并立即电话报区CDC免疫预防科(37731093或陆红梅13524565080),由区CDC召集不良反应专家组有关成员进行现场调查诊断和处置,并做好个案调查表,专家组成员现场作出初步鉴定结论和诊疗意见。由区CDC向市CDC报告,视情况请市级专家组会诊。 3、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Ⅲ级响应):发现此类情况,立即电话报告区CDC,召集区不良反应专家组现场协调处理,立即报市CDC并请市级专家组共同调查处置,同时做好家属的安抚,避免媒体的干扰,并及时报药监部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