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写吧 >> 合同范文 >> 正文
生态伦理思想三个层次辨…
摄影金像奖“造假”:折…
城市发展与文化生态多样…
越古越是“原生态”?
中国文人的生态:从汪曾…
对“原生态”文化现象的…
四川瓦屋山出“水怪”?…
生态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
保护生态环境塑造洁美小…
生态建筑的来龙去脉
最新热门    
 
生态市建设方案(1)

时间:2010-1-23 11:28:05  来源:不详
)根据本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建立湿地生态保育区和沿运河水生态功能控制区,以保证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顺利实施。
(5)城镇发展是本区的弱势,在近期可以选择宝应县山阳镇作为示范,以带动全区生态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6)建立完善的水生态资产与生态服务恢复的技术与工程体系,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和措施,提高本区的抗洪防涝能力。
(7)作为发展本区生态旅游业的基础,开展湖泊水生态景观和沿运河景观廊道二大重点景观示范项目建设,突出三湖的“湖宅、湖乡、湖滨、湖餐”等特色旅游资源,发展以农家生活、特色风情、水上狩猎、休闲度假、生理和心理保健业及湖乡风光观光等为重点的湖上生态旅游业网络。
4、西部丘陵复合生态区
本区是扬州市自然生态景观变异较大的地区,包括了25个乡镇。
本区人口共计46.23万人,土地总面积89716公顷,人均GDP为5416元,生态资产划归为C型。
本区可以细分为如下二级区或亚区:高岗丘陵复合生态亚区和缓岗丘陵复合生态亚区。
生态区的建设基础
生态区位:本区具有多样的地貌景观资源,而且光、热、水资源充沛,生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也较丰富,这三大生态资产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是该区独特的生态区位优势,是增加生态产业多样性,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基础,但本区由于水热条件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容易形成旱、涝、渍等灾害的共存,因此也是全市重要的生态敏感地区。
社会文化基础:本区经济区位比较优越,交通发达,受南京和镇江两大城市的双重经济辐射。人口密度适中,人口素质不高,农业生产水平一般,商品市场发育不完善,城镇建设水准较低,这些同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生物矿产资源形成巨大反差,但可以形成强大的后发经济优势。因此,乡村城镇化和经济现代化成为本区未来发展的巨大挑战。
外部生态支持系统:本区生态资产的丰富度由其周边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边缘性所决定。该区的外部生态支持系统由几大部分构成:西部的六合、南部的长江水生态系统以及镇江市、东北部的滨湖复合生态区和东部的主体城郊生态区。
生态区建设定位
(1)该区以丘陵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为基础,建立了以丘陵农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生态农产品、生态食品深加工和乡村人居环境为核心,形成现代化的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庭院农业和观光农业生态园区以及生态工矿产业园区;同时,充分利用本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建立田园化的缓岗型和高岗型生态城镇体系,并形成本区特有的田园社区生态文化。
(2)利用本区的黄砂、石料、硅酸盐类矿泉水等矿物资源以及林果资源优势,建立起近期服务于南京、镇江以及苏南、上海等地区,远期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现代化生态建筑材料加工基地和生态营养(饮料)品、生态果茶、生态林业(包括花木)和生态畜牧业(包括饲料)等的高技术产品加工基地,同时,形成以此为产业基础的生态休闲业、生态养殖业、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教育基地,构筑成本区以农业及矿产资源为基础的现代生态产业园。
(3)开展全面而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采用生态工程技术,有效地调整和改造现有的岗、岭、坡、沟等丘陵景观结构,形成生态健康的河、沟、塘、库等景观格局,从根本上解决本区的旱、涝、渍灾害问题,合理调节本区的水资源分布,提高水生态服务容量。
表3─5 西部丘陵复合生态区建设控制指标
生态区
类型 生 态 控 制 指 标 分阶段生态控制目标 参考
标准
  现状 2005 2010 2020 
西 部 丘 陵 复 合 生 态 区 工业废水 处理率(%)
处理达标率(%)
回收利用率(%)
总污染物排放率(%) 98.4
99.3
15
100 99
100
30
95 99
100
40
95 100
100
50
95 —
100


 生活污水 处理率(%)
回收利用率(%)
总污染物排放率(%) 8.5

>100 40
10
100 60
20
95 70
20
95 —


 生活垃圾 收集率(%)
收集垃圾的处理率(%)
回收利用率(%) 60
100
30 70
100
>50 80
100
>50&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