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李石曾与近代戏剧
最新热门    
 
卢见曾与汉学的崛起

时间:2009-8-8 16:36:25  来源:不详
不仅能于惠栋生前引为知己,作同调之鸣,更于惠栋去世之当年,刊刻其遗著《周易述》,且撰序以彰显此书之学术价值。作为乾嘉学派的开派宗师,惠栋对汉学的表彰,及所揭示的通经信古的为学方法,其对乾嘉学术宗尚的形成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已为继起者所共识。而推其源始,卢见曾对惠栋学术的表彰,功不可没。

综上所言,卢见曾“通经当以近古者为信”的为学取向,其刻《雅雨堂藏书》对汉儒特别是郑玄之学的表彰,以及对前哲时贤如黄宗羲、万斯大、朱彝尊、惠栋、沈起元的扶持与褒扬,于乾隆初叶古学之复兴,实为一有力的倡导。卢见曾虽不免为官场所累,但其对汉学的阐扬与扶持,于学术风尚的转移,实能发一时之先声。知世论人,知人论世,卢见曾于乾隆初叶兴复古学的努力,实有可称道之处。

 

 

 

[1]  卢见曾:《雅雨堂诗集》卷下《蒋维御同年书来报北厓老人纳宠口占四绝戏赠》第四首小注曰:“予与北厓、维御倶同庚午生。”按:庚午,即康熙二十九年(1690)。又《雅雨堂诗集》卷上《庚午   年菊花更盛于前赋诗赏之》第三首小注曰:“予年六十一岁。”按:庚午乃乾隆十五年(1750),上   推即与上首诗所说生年相吻合。《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23册。

[2]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4《先府君梦山公暨先母程王两孺人行述》曰:“方见曾自偃师归应童子试,时年十五。……是年遂入州庠。”《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23册。

[3]  参见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2《徐大中丞谳语序》,卷4《祭抚军邵公文》、《先府君梦山公暨先母程王两孺人行述》、《先室萧宜人行述》,以及《雅雨堂诗集》卷下《宫怡云方伯家高密康熙辛卯与余同举于乡榜下一别屈指四十有八年矣近就公子养于嘉兴司马官署访余来扬假馆一年始去赋长句送别》。

[4]  参见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2《容安斋诗集序》,卷4《先室萧宜人行述》。

[5]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2《容安斋诗集序》。

[6]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4《先府君梦山公暨先母程王两孺人行述》。

[7]  卢见曾就官四川洪雅县的时间,据《雅雨堂文集》卷4《先府君梦山公暨先母程王两孺人行述》“甲辰,不孝见曾受洪雅令之官”,卷4《先室萧宜人行述》“予年二十有二,举于乡。又三年,生子谦。又七年,予成进士。又四年,予官四川洪雅。”是当为雍正二年(1724)。而卷3《雅江书院记》则称:“岁甲辰,邑人重新之。乙巳春,予来宰是邑,会落成焉。”按乙巳为雍正三年(1725),与前说稍异。

[8]  卢见曾任颍州府的时间,据《雅雨堂文集》卷4《书贞靖先生传后》“乙卯秋,迁知江宁府。……乃未逾月,而调任颍州府以去”,《雅雨堂文集》卷3《重修四贤祠记》“雍正三年,分置颍、亳两直隶州。十三年,置颍州府,通隶两州旧属之地。予由亳州牧来守是郡……”,当为雍正十三年(1735)。而《雅雨堂文集》卷3《颍州重浚西湖记》则称:“乾隆丙辰,余奉命来守颍”,卷3《月驾轩跋》:“乾隆丙辰,予守颍州,因公事来此。”丙辰为乾隆元年(1736)。此说与前说有异。又《雅雨堂文集》卷4《祭抚军邵公文》曰:“公膺特简,巡抚江南,而曾移守颍州。”按:抚军邵公为邵基,据《清代职官年表·巡抚年表》,邵氏任江苏巡抚时间为乾隆元年(1736)十月二日至二年(1737)九月十日,则卢见曾之任颍州府,似应为乾隆元年(1736)。

[9]  卢见曾之初任两淮都转盐运使的时间,有乾隆元年(1736)、二年(1737)两说。《雅雨堂诗集》卷上《丙辰高西园凤翰与余同被劾赋以寄之》诗,《雅雨堂文集》卷3《重建竹西亭记》“乾隆丙辰,余为都转盐运使驻此”,卷4《祭抚军邵公文》“公膺特简,巡抚江南,而曾移守颍州。荷蒙陶甄,荐擢饶九南道,又荐转运淮南,兼榷税务”(邵基任江苏巡抚时间见前注),持乾隆元年(1736)说。而《雅雨堂文集》卷2《马相如遗稿序》“雍正甲寅,牧亳州,……又三年,转运扬州”,卷4《书贞靖先生传后》“乙卯秋,迁知江宁府。……乃未逾月,而调任颍州府以去。又二年,转运淮南”,又《(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38《秩官志四》《两淮都转盐运使》“李根云,云南赵州人,进士,乾隆元年任。卢见曾,德州人,进士。二年任,十八年再任”(阿克当阿修、姚文田、江藩等纂,嘉庆十五年刊本。),则持乾隆二年(1737)说。兹取后说。

[10]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4《上宰相书》。

[11]  卢文弨:《故两淮都转盐运使雅雨卢公墓志铭》,见闵尔昌纂录:《碑传集补》卷17。

[12]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2《刻渔洋山人感旧集序》曰:“乾隆丁巳,罢官扬州。”

[13]  参见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3《重修天津府儒学碑记》、《重修天津府武庙碑记》。

[14]  卢见曾:《雅雨堂诗集》卷下。

[15]  卢文弨:《故两淮都转盐运使雅雨卢公墓志铭》,见闵尔昌纂录:《碑传集补》卷17。

[16]  卢见曾:《雅雨堂诗集》卷下《乙酉圣驾南巡钦赐御书“德水耆英”扁额恭纪天恩》。

[17]  卢见曾:《雅雨堂诗集》卷下《石芝园即事》有“堂悬赐额龙光重,楼贮藏书豹雾腾”之句。

[18]  卢见曾:《雅雨堂诗集》卷下《见可园》曰:“名园群从少相亲,二十年来伤逝频。剩有空亭花一树,支离也似既衰人。”

[19]  卢见曾:《雅雨堂诗集》卷下《病三月几危小愈后谢亲友作》。

[20]  《清高宗实录》卷813,乾隆三十三年六月辛巳条。

[21]  《清高宗实录》卷813,乾隆三十三年七月癸巳条。

[22]  《清高宗实录》卷815,乾隆三十三年七月己酉条。

[23]  《清高宗实录》卷815,乾隆三十三年八月乙酉条。

[24]  按《清高宗实录》卷818,乾隆三十三年九月丁酉(12日)条曰:“向来各省应入秋审官犯,倶于各州县狱中监禁,勾决本到,转行该地方正法办理,尚未妥协。嗣后各省官犯,于定案时,即在按察使衙门收禁。既与齐民犯罪者稍示区别,而臬司狱禁,稽察更为周密,亦可免疏虞替代诸弊。……至勾本到省,并著照刑部决囚之例,将情实官犯,全行绑赴市曹,即令按察使监视行刑。……将此通谕知之,著为令。”又曰:“现在已届勾到之期,各省官犯,尚有羁禁州县狱中者,著即传谕现有各犯省分之各该督抚,迅速飞提各官犯至省城,交按察司监禁,临期遵旨办理。”又按《清史稿》卷58《志》33《地理》5:“苏州府:……江苏布政……驻。雍正八年,按察使自江宁移此。”据此,卢见曾故世时,当在苏州按察司狱(先是被押解到扬州审讯)。是以卢文弨此后为见曾作墓志铭称:“公为运使,不详请,遂逮公对簿,以乾隆三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故于苏,年七十有九。惟一孙在旁。……方伯胡公文伯为殡敛,且经纪其丧以归。”(见闵尔昌纂录:《碑传集补》卷17。)

[25]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3《颍州重浚西湖记》,张殿传按语。

[26]  《清史列传》卷71《文苑传二》《卢见曾》。

[27]  卢文弨:《故两淮都转盐运使雅雨卢公墓志铭》,见闵尔昌纂录:《碑传集补》卷17。

[28]  卢文弨:《故两淮都转盐运使雅雨卢公墓志铭》,见闵尔昌纂录:《碑传集补》卷17。

[29]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3《雅江书院记》。

[30]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3《永平府书院碑记》。

[31]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3《问津书院碑记》。

[32]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2《试帖初桄序》。

[33]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3《重修天津府儒学碑记》。

[34]  汤先甲:《雅雨山人出塞集·跋》,《雅雨山人出塞集》卷末,《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23册。

[35]  卢见曾于《雅雨堂诗集》卷上《自江宁调治颍州江上作》有曰:“颍连庐凤周三郡,家与琴书共一

   船。”

[36]  以上皆引自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4《先府君梦山公暨先母程王两孺人行述》。

[37]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2《萧侍读集后序》。

[38]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1《赵饴山先生声调谱序》。

[39]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4《书田香城先生自作墓志铭后》。

[40]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2《容安斋诗集序》。

[41]  参见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2《刻查注苏诗序》、《刻渔洋山人感旧集序》。

[42]  以上皆引自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1《五礼通考序》。

[43]  卢见曾:《雅雨堂诗集》卷上《扬州杂诗》。

[44]  卢见曾:《雅雨堂诗集》卷下《哭马嶰谷主事》。

[45]  卢见曾:《雅雨堂诗集》卷下《长歌行题董曲江内甥邗江归棹图小照》。

[46]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1《经义考序》。

[47]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1《重刻万充宗先生经学五书序》。

[48]  以上皆引自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1《经义考序》。

[49]  以上皆引自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1《重刻万充宗先生经学五书序》。

[50]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1《周易孔义集说序》。

[51]  卢见曾:《雅雨山人出塞集·答扬州诸故人问近况》。

[52]  卢见曾:《雅雨山人出塞集·注易》。

[53]  卢见曾:《雅雨山人出塞集·二十台别蒋生韶年生萝村公子,代父戍军台,从予学<易>》。

[54]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1《刻郑氏周易序》。

[55]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1《刻李氏易传序》。

[56]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1《刻周易乾凿度序》。

[57]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1《刻李氏易传序》。

[58]  王昶:《春融堂集》卷55《惠定宇先生墓志铭》曰:“呜呼!自孔、贾奉敕作《正义》,而汉魏六朝老师宿儒专门名家之说并废。又近时吴中何氏焯、汪氏份以时文倡导学者,而经术益衰。先生生数千载后,耽思旁讯,探古训不传之秘,以求圣贤之微言。于是,吴江沈君彤、长洲余君仲霖、朱君楷、江君声等,先后羽翼之。流风所煽,海内人士无不重通经,通经无不知信古,而其端自先生发之,可谓豪杰之士矣!”

[59]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39《惠先生栋传》。

[6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