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古代男色成罪过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中学课文在以极尽妖魔化…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和近代小说创作理论特征论

时间:2009-8-8 16:38:07  来源:不详
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化过渡。历史表明,“中国近代小说理论具有先导性的特点,小说理论倡导在前,而后有小说创作的繁荣”{3}。中国近代社会前60年,即从1841年到1900年,只出版了133部小说,而且大都是公案、侠义、狭邪小说。近代小说的繁荣,是在庚子之后。从1901至1911年,创作出版了529部小说。{4}虽然其中有印刷术的发达,稿酬制度的建立,西方文化的影响,社会的腐败诸种原因,但近代小说创作理论是其中最直接的推动力量。
  中国小说创作理论发展到近代,古典形态小说创作理论的概念和范畴已经不能满足阐释近代小说创作实践活动的需要,对异域理论的吸收也处于移植阶段,现代小说创作理论的概念和范畴只是处于萌芽阶段,但如何面对中与西、古与今的矛盾在近代就开始摆在中国学者面前,一些优秀的中国学者开始意识到在世界化的进程中如何亮出自己的民族品牌,在小说创作理论和实践之间找到较好的结合,始终保持理论开放的活力和创造的潜能,促进小说创作的繁荣。可以说,中国小说创作理论始终是本土的,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中国小说创作理论要循西方模式演进,也没道理说要固守传统才是正道,中国小说创作理论从近代开始就在一种矛盾的情态中散发着阐释中国自己的小说创作实践的能力和创造热情,这个意义不仅是对近代的,也是对现代的,对当代的。
  
  ① 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② 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③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1—3),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1993年版,第1147页。
  ④ 所引数字据《中国通俗小说总目录提要》,江苏省社科院清小说研究中心编。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