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中学课文在以极尽妖魔化…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最新热门    
 
试论中国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时间:2009-8-8 16:39:36  来源:不详
劳动力中R&D人员比较,我国企业只是日本、德国的1/10,同时,绝大部分创新人才分布在企业之外,企业缺乏创新激励机制,使其很难吸引创新人才。其次,优惠政策难以到位。为了促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国家制定了多种财税优惠政策,如文件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可划入管理成本,比上一年超额部分的50%可抵扣应税所得额。而实际上,此项政策每年在各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中能够得到部分落实,而中小企业尤其是文化企业由于其研发费用界定困难,因此,优惠政策不易到位。而从表4能够看到发达国家的文化企业规模远大于中国,四大文化产业巨头中,即使最低的年收入总额都达到了137.55亿元,2002年底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了按2001年营业收入总额排名的“中国企业500强”,其中入围的文化产业企业有三家,其中排名第14和第28位的分别是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度的收入总额分别是6611769万元和3830000万元(占500强营业收入总额的1.02%)。另外一家还是准文化产业类企业,那就是华侨城集团,排名第125位,2001年度的营业收入总额为843361万元。可见,我国文化产业企业的规模与整体实力还存在着极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影响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因素。
  
  第三,国内需求影响文化企业创新能力。市场需求是外在拉力,市场竞争是外在压力,企业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所以谁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更有效,市场地位就更高。所以,国内需求构成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动力所在,企业创新的首要目的是获取利益,关键是创新收益大于创新投入。但是中国目前人均经济总量偏小,居民文化消费有限。中国GDP总量排名世界第六,但人均排名在100位以后,2003年人均GDP才首次突破1000美元,刚刚跨入中下等收入国家行列的门槛。即使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03年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表明,2001年我国人均GDP(购买力平价)为4400美元,但与当年世界人均GDP(购买力平价)7376美元相去仍然甚远。这说明中国仍然是一个收入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人们还不可能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文化消费。2001年城乡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人均支出690元,农村居民人均支出192.6元,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其中教育支出又占有很大比重,实际上真正用于娱乐和文化服务的支出大约不足一半。
  第四,政府政策影响文化企业创新能力。一个文化贸易的出口大国需要有一整套经常调整的、重在推动本国文化贸易国际化的法规和政策,包括文化贸易的外汇管理、项目审批、商品结构、区位重点、税收优惠政策等。美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文化资源小国变成文化输出大国,就有政府政策的因素,美国没有文化部,它的文化产业归商业部管辖,但在以复制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产业迅速做大的同时,美国意识到了原创的重要性,意识到最终是“内容为王”,政府制定了相当有效的文化政策,鼓励、扶持原创艺术的发展,进而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使美国的文化企业得了先机,不仅可以取得高额利润,而且可以利用优势整合外部资源,占有更大市场份额。同时,政府政策包括对技术市场相应中介服务的完善措施,促进企业获得技术创新信息灵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功率高;政府政策还可以支持文化产业相关产业,主要包括与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旅游产业、教育产业、信息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竞争实力。这些相关产业或者是核心文化产业的延伸,或者是为核心文化产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提高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途径
  
  提升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有知名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充分发挥骨干企业文化创新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在影视、出版、发行等文化领域,不断推进内容创新,激发创新活力,创新文化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形成创新优势,提高原创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具体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将面临西方文化产品进入的挑战。必须从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增强我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汲取人类文化成果的精华,用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凝聚人心,鼓舞干劲,陶冶情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资源、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日益国际化。文化产业竞争实力的强弱不是文化资源存量之间的较量,而是在全人类的历史文化资源平台上的转化实力之间的较量。中国民族文化要大胆地“走出去”,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和风采。加快壮大自己的文化跨国公司,为此要借鉴我国灵活、宽松、自由的外贸政策,大胆放宽文化产品的出口审批权;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代理和中介服务;鼓励国内文化企业集团与国外文化企业的兼并收购或非股权联系的跨国战略联盟。
  其次,大力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比较表面化地理解一些西方文化企业的运作规律,单纯强调要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热衷于打造各类“大片”或鸿篇巨制,以为这样就可以迅速培育出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事实证明,知名品牌,特别是知名文化品牌的培育,财力大小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关键还是要基于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看它能否根据公众需求和文化市场现实,有效组织经营,而文化产业有效组织经营和其他产业一样,人才是关键,为此,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能适应数字技术环境中多种产业需求的文化资本人才和媒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不仅仅培养文化创作与生产方面的精英,还要重点栽培文化产品营销人才。要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好的配置,建立文化产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形成文化产业的经理人蓄水池,促进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鼓励文化企业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应鼓励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以促进资产、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合理组合,形成以优秀人才、高新技术、名牌产品、高效益经营单位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经营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要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运用兼并、重组、联合等现代企业的资本运作方式,优化和提升原属国有文化资产,促进其竞争能力的迅速提高。实现文化产业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
  第四,建立科学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上,我国应实行从办文化到管文化、从行政管理为主到法制管理为主转型,文化管理应是导向性管理,政府部门应在建立起文化市场良性运转的体制后,逐步退出对文化产业的计划行政式管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式:一是国家资助。对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物陈列馆等)、高层次的表演艺术和民族艺术以及有价值的出版物,国家给予财政等方面的支持;二是税收。对不同类型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要区别对待。对于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则以低税率或减免税给予扶植;三是利息。通过国家银行的贷款利率,调控文化事业。用低息或无息贷款,支持具有创新意义和价值的文化产品生产创作活动;四是社会集资。通过立法,鼓励个人和企业赞助文化事业,建立各种文化基金会。同时政府对赞助者还可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引导赞助的投向,促进全社会关注文化企业创新、支持文化企业创新。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蔡骐、孙有中.现代美国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陈辽.发展我国文化产业须突破六大观念误区[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4]陈煦.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0(5).
  [5]胡惠林.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J].学术月刊,2000(2).
  [6]胡惠林.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出去”战略[J].思想战线,2004(3).
  [7]花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导向[J].上海改革,2000(12).
  [8]花建.中国文化产业面对加入WTO的战略选择[J].探索与争鸣,2000(5).
  [9]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10]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11]雷光华.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向探析[J].湘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
  [12]祁述裕.国际文化竞争力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5).
  [13]向有明、王玉明.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1).
  [14]赵振宇.中国加入WTO对文化产业意味着什么[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2).
  
  注释:
  [1][美]乔治·斯蒂格勒.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577.
  [2]狄昂照.国际竞争力[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34.
  [3]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论工业品国际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1996(4).
  [4]新华网.2004-10-17.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