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关于王老吉主演的文字游…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关于金融危机的18个为什…
最新热门    
 
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

时间:2009-8-8 16:39:54  来源:不详
;前舉左,右過左,左就右;
    次舉右,左過右,右就左;
    次舉左,右過左,左就右。
    如此三步,當滿二丈一尺,後有九跡。
    笔者认为,这里描写的舞步,似乎一不是以四步为一单元的“十字步”,亦不是“步不相过”的“小碎步”。而是三步“九迹”,满“二丈一尺”的大舞步⑧。有些类似今日“华尔兹”,以三步为一单元的三拍子步伐,这种拍子的步伐在中国古典舞的舞步中是未被重视的。为考证“禹步”,笔者走访了大禹出生地四川阿坝州汶川县绵相邻地区羌族的“释比”⑨ 世家,当地“释比”称他们在祭祀作法时的舞步,均为“禹步”,而其“禹步”在跳“上坛”(说神)事、“中坛”(说人事)和“下坛”(说鬼事)时是不一样的。就其舞步的总体来看,变化多样,而非单纯一种样式,但却有共同的特点。应该说,这些发现对于我们的研究中国古典舞的节奏与风格至关重要——它们不仅是民间舞文化研究关注的对象。因为,中国古代周王朝制定雅乐体系之时就有祭祀禹王的舞蹈。而禹王的纪功舞蹈则源自更古老的时期。《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扁》有载: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疏三江五湖注之海,以利黔首。於于是命皋陶爲《夏籥(yuè古代管乐器名)》九成,以昭其功”。
    还有,关键的是,这些“眼法”、“手法”、“身法”、“步法”和上述那些相关范畴如何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表情”体系?能够具备一种具有“典范”意义——“古典”意义的舞蹈表演体系应该具备的、完美的艺术表现功能和表演程式?而不是一涉及到“表演”,还得去借助其他艺术。
    五、几个基本概念丛
    (一)第一概念丛:气 意 势
    1、气
    “人活一口气”的“气”,是我们时时刻刻说,但处处时时不够落实的东西,它往往是舞蹈者的身体僵化与否,有无生气的重要分水岭。
    “气”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早在甲骨文中,“气”形为云,表明其为一种自然雾状的物质形态。中国早期的哲学认为天地万物之开端的“太初”即为“气之始”。西汉学者有“元气”之说,《白虎通义》曰:“[天]地者,元气所生,万物之祖……起始,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而“太极”与“元气”生成万事万物的“两仪”与阴阳二气。由此,形成阴阳学说的基础。
    后来,气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语境下被引申。如在上为“天气”,气阳为好,气阴为坏;在地为“地气”,气潮为湿,气干为燥;在医称“血气”,气足为壮,气弱为衰;在命称“生气”,有气则活,无气则死;在战讲“士气”,气实则斗,气夺则走;在品讲“志气”,气高为尚,气卑为鄙;在格称“骨气”,硬者为英,软者为熊;胸怀讲“气度”,心宽为“大气”,胸窄称“小气”;在胆为“勇气”,无惧为雄,有畏为鬼;在性讲“二气”,在雄为“阳气”,在雌为“阴气”;在生讲“元气”,在虚为“精气”,在实为“浊气”……。这些气的不同形态都会显现在我们的艺术表现中,往往具化为一种艺术的“呼吸”。例如,中国戏曲中的“气口”一说,即为戏曲艺术“呼吸”的一个特殊形态。在中国古典舞的建设过程中重温先哲们关于“气”这一关键词之中所蕴含的重要思想,将给予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以不可多得的引领。
    首先,先人关于“气”的思想向我们揭示了“气”的本原。东汉《广雅·释天篇》有三气之说:“太初,气之始也,生于酉仲,清浊未分也。太始,形之始也,生于成仲,清者为精,浊者为形。太素,质之始也,生于亥仲。已有素朴而未散也。三气相接,至于子仲,剖判分离,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中和为万物。”《孟子·公孙丑篇》有曰:“其为气也……则塞于天地之间。”《管子·心术下篇》曰:“气充身”。即是告诉我们:“气”为“形”与“质”之始,清、浊、中气分别为天、地和万物。并且“气”是遍溢天地,充满人身之物。
    其次,先人关于“气”的思想向我们揭示了“气”之于自然与生命的意义。《庄子·知北游篇》曰:“天地一气”。《秋水篇》说:“受气于阴阳”。《在宥篇》载:“天地不合,地气郁结,六气不调”。《知北游篇》又有:“人之生,气之聚也”。而《至乐篇》记:“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第三,先人们关于“气”的思想还向我们揭示了“气”对身体态度的控制作用。“气”亦为“息”,息原取自鼻,上为“自”,又和心相联系,下为“心”。而气是变化的,作用于人和物,控制人的行为。如孔子升堂时“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记载在《乡党篇》的这篇文字,说的是孔子朝廷上一连串的进退动作。开头是屏住气,像没有呼吸般谨慎地弯腰,在这之中就显示了严肃的态度,下阶才舒气,舒气后脸上才有了颜色。
    此外,中国人的传统身体文化中当“气”具象为一种呼吸之时,它不仅要求配合动作的幅度,同时要求配合运动之人的体质,在与自然协调的运动中吐纳,使气息追随意念流动,带出和谐顺畅的运动。并且还应以积极的、自然的态度,“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2、意
    “意”是中国古典舞不能脱离的另一个概念。“意”主要指“意念”。“意识”、“意旨”、“意趣”、“意气”、“意会”、“意图”、“意志”、“意向”、“意想”、“意思”、“意味”、“意愿”、“意料”、“意义”、“意见”、“意象”、“意境”等等,这些都与人的主观精神与有意识的行为相关,对其概念的理解,人们认识之间的歧义不大,但在实际训练中尚有待于加强,注入更多自觉的文化感。
    在运动中强调“意”,实质上是要求用想象力引导动作,把注意力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之中。例如,意欲沉气,就要有对气沉至腹腔深处的想象。意不停,动不止,仿佛有一条不断的线将动作贯穿一气。也即所谓的“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动身随”。要掌握这一要领,首先要能“安静”,其次做到“体松”,再次要能注意力集中,才能“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动中求静”,“一动百动”。才能使动作错落有致,快慢有序。而“意”的运行又离不开气。因此,我们只有对“气”“意”的运行进行全面的研究与训练,以气导意,以意带势,才能实现中国人身体的独特表现。
    在这一点上,太极拳拳理中的“以意领气,气贯全身”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太极拳主要是练脑、练气和练身。太极拳用意将气沉于丹田,然后以意将丹田之气,通过脊背和腰胯贯于四肢,遍及全身。而“用意不用力”,是说用意引导动作,不要用拙力,要用巧力。如《太极拳十要》中所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灌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内劲。”因此,怎样才是真正的“会意”?如何用“意”领“气”练“力”?又如何才能“表意”?这些问题我们都得解决。

    3、势
    “势”这个概念,在中国古典舞的身体语言建设中尚未得到更多地重视。在秦汉诸子的概念中,“‘势’大多因为事物有量、形态、位置的差别而产生,是事物的不同部分、不同个性在相互比较参照中显示出来的:地位有高低,人有多寡,力有大小,物态有动静,以及所处的形势便利与否等等,总之‘势’产生于不平衡的格局中。有‘势’的格局具有一种类似‘场’的作用,能对处于其中的人形成并保持某种趋向的心理压强,从而制约其感情思维活动和行为。”⑩ 因此,我们除了注意以“势”开头的词:“势力”、“势头”、“势必”、“势利”、“势态”、“势能”、“势焰”之外,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势”为中心的词。如:“气势”、“权势”、“阵势”、“架势”、“走势”、“趋势”、“体势”、“虚势”、“形势”、“动势”、“姿势”、“明势”、“暗势”、“外势”、“内势”、“起势”、“收势”、“盛势”、“衰势”、“长势”、“落势”、“必势”,“成势”、“取势”、“造势”、“得势”、“用势”、“定势”……
    正如涂光社先生所认为的:“势”一般以一定的“形”为基础,往往有力的内涵和变化灵活的特点,所以有时可以将“势”理解为动态的“形”,理解为蕴含或者显示出力的“形”。“势”的形成受事物内在的“理”制约,它的运动和发展变化遵循着自然而然的规律。顺应这些规律,人们可以创造并把握“势”,并为自己所用。(11) 艺术亦是。例如《笔法记》说中国的书法艺术讲求:“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所以,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不应仅仅注意把握中国传统舞蹈运动的“体势”“动势”的“定势”,还应关注整个中国艺术中的“势道”。才能达成中国艺术特有的境界。才能创造像汉代的卫恒的《四体书势》中《字势》所云:“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涟漪;就而查之,有若自然。”如《篆势》所云:“远而望之,像鸿鹄群游,络绎迁延;迫而视之,端际不可见得,指伪不可胜原”。合《隶势》所述“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查之,心乱目眩”。似《草势》所言:“远而望之,摧焉若阻岑崩崖,就而查之,一画不可移。”达五代时的荆浩所赞:“山水之象,气势相生”。
    (二)第二概念丛:精 气 神
    精、气、神一直是被中国当代古典舞视为美学核心的一组紧密相连的概念,但关于这组概念的内涵我们尚需进一步深探。
    精、神、气的概念曾大量出现在中国早期的哲学思想中。尤其是在儒、释、道三家的争论中,讨论关于人的生命和精神到底为何物时,被作为焦点话题。对此,后世多有继承。
    关于“精”的概念,南宋的朱熹说:“人所以生,精气聚也。”这时“精”是指气中清的部分,而浊者为形。
    在东晋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中论及此问题时认为:人的精神,原本不过是阴阳之气变化的产物。阴阳二气以聚始,以散终。肉体全,则气聚而精神存;肉体毁,则气离散而精神之辉也灭。(12) 在先秦道家的典籍中,把肉体和生命,从形、气、神(神在道家常常用精与心来取代)。后来的三教共同继承了先秦道家的气一元论。
    进入六朝后,在神灭不灭的论争中,人之形与神的关系,也常常为议论的出发点。以至于在梁刘勰的《灭惑论》中有“佛法练神,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