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汉语俗语与汉民族的本土文化特征初探 |
|
时间:2009-8-8 16:39:56 来源:不详
|
|
|
争虚名,争虚名是为了一时的虚荣,一时的痛快,这对一个务实的民族来说,实在是很不相称的,然而这却是“中国精神的纲领”,(鲁迅语)或者说这是汉民族的一种“气质”,为了保住“面子”,可以舍弃一切,甚至丢掉性命。 三、汉语俗语充斥了汉民族古色古香的各种价值取向 汉语俗语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肥沃的土壤中,因此,它散发了浓郁的民族气息,充斥了汉民族古色古香的各种价值取向。 1、汉民族在道德观的取向上是“宁死不下道”,德被汉民族列为教化之首。当然,对于不同的人群,其道德取向是不一致的,君有君德,臣有臣德,民有民德。即便是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代,对德的要求也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例如:妇女的德在封建社会是“三从四德”,甚至是“无才便是德”,而在新时代则要求妇女的德是“自立、自强、自尊、自爱”。 2、在义利观的取向上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是可贵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因此,有些人便见利忘义,“心为黄金黑,鳃为白酒红”,然而这些是为君子所不齿的,君子们认为“铁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君子要舍利取义,“宁可饿死,决不失节”,其精神可歌可泣,但广大的既非君子又非小人的老百姓对义利的取向还是“害人之事不为,非义之财不取”,只要取之有道,钱财总不是个坏东西。 3、在家乡观的取向上,汉民族是异常地依恋家乡,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父母在,不远游”、“穷家难舍,热土难离”,若在异乡碰上家乡人更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汉民族对家乡不仅是依恋,对家乡人更是倍加关照,“朝中有人好做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一个真实的写照。有时,这种关照甚至置原则于不顾,“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裙带关系”这样的词语大概只有汉民族的理解最为深刻。 4、在处事观的取向上,汉民族讲究方圆。方既正,人要有正气,“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身正不怕影子斜”,甚至“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然而一味地正,一味地方,难免锋芒毕露,得罪的人多了,做事难免到处碰壁,于是不得不在方之外,包裹上圆的外衣,这样“见着先生说书,见着屠夫说猪”、“出门看天气,说话看脸色”、“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某些人处理的座右铭。 5、对于美的价值取向上,汉民族崇尚人格美,崇尚对内在品格的塑造,所谓“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褶子再多、再美,没有与之相称的内涵,这种包子是假大空。而内涵如若丰富多彩,那么外在褶子多少,美丑都是次要的东西。“与其修辞容貌,不如修正胸怀”,这正是符合汉民族求真务实的特性。 以上,只是一些粗浅的分析,其实俗语所蕴含的内容,所折射的思想,所承载的信息还是远远不止这些,说一部俗语辞典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是绝不过分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 2,3,4.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武斌.现代中国人—从过去走向未来.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6.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8.张斌.现代汉语.语文出版社,1981 9.张斌.中国俗文化.语文出版社,1983 10.杨荫浒.汉语俗语研究.商务印书馆,1984 1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8上一页 [1] [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