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尘埃落定话凄凉―从《青…
从《元史·列女传》析元…
《元代宰相制度研究》评…
元代回回人与中西文化交…
科举取消的历史——略论…
元代文学的多元丰富性
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
家园——元代汉民族及其…
虞集与元代南方道教的相…
二十世纪元代文学之宏观…
最新热门    
 
元代至明初小说戏曲中白银的使用

时间:2009-8-8 16:41:57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元代至明初,朝廷明令推行纸币,禁止白银作为货币流通。然而,在这一时期的小说戏曲中,白银在日常生活和交易中的使用却随处可见。这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生动反映,表明朝廷禁令对官民的实际约束力相当有限。由此可见,以小说情节中人们广泛使用白银来证明《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未必可靠。而注意朝廷律令与实际生活的差距,更值得研究者进一步重视。
 
【关键词】 元代 明初 小说戏曲 白银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成书年代,一直是《水浒》研究中一个争论颇多却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石昌渝先生的《〈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考》一文①,通过四个方面的考证,断定:“《水浒传》决不可能写于明初,只能是在嘉靖初年。”我认为,昌渝先生此文,在迄今为止论证《水浒传》成书于明代中叶(或嘉靖年间)的诸文中,是眼界最宽、考证最细的一篇力作。不过,在阅读和研究中,我感到此文尚有值得商榷之处。这里仅就其第三条论据进行一些探讨,以就教于昌渝先生。

  昌渝先生指出:“白银在《水浒传》的世界里是一种流通的货币,人们随身携带,常常用于小额的生活消费。”而“在中国历史上,白银成为货币是明朝中期才发生的事情。”元朝统一全国后,便推行纸币,“纸币成为流通的货币形态,朝廷同时下令禁止金银作为货币流通。”“明初朝廷继续实行纸币的货币政策,严令禁止百姓在买卖中用金银交易。”正统年间,钞法开始动摇;弘治、正德间,宝钞不行;到了嘉靖初年,社会已专用白银了。而“《水浒传》绝无使用纸币的描写,甚至用铜钱也罕见,市场交易不论款额大小,几乎专用白银。”这“更像嘉靖初年货币情况的写照”。这里的思维逻辑是:作家不可能离开自己生活的时代,在其不经意的叙事中,常常会流露出其所处时代的痕迹。既然元代至明初朝廷禁止使用白银,而《水浒传》却描写人们在交易中广泛使用白银,这就证明它决不可能写于元代至明初,而只能成书于社会已专用白银的嘉靖初年。应该说,这一推理的逻辑起点是正确的,但其结论却未必正确;从同一逻辑起点出发,对照元代至明初小说戏曲中货币的使用情况,倒可能得出大不相同甚至相反的结论。

                                       一

  在元代至明初的小说中,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易中使用的货币是多元化的,白银、铜钱、纸币都有,而白银的使用则明显地居于主导地位。下面试分类作一初步考察。

  (一)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货币使用情况

  现存宋元小说话本,有的没有写到货币的使用情况,姑且不论。写到货币使用的作品中,绝大部分是以白银为主要流通货币。

  例一,《崔衙内白鹞招妖》:“把三两银子与酒保,还了酒钱。”“你们都听我说:若打得活的归去,到府中一人赏银三两,吃几杯酒了归;若打得死的,一人赏银一两,也吃几杯酒了归;若都打不得飞禽走兽,银子也没有,酒也没得吃。”“若捉得这红兔儿的,赏五两银子!”

  例二,《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各支二两银子与他。” “别的员外二两,你却要二百两。”“张员外被他直诈到二十两。”

  例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你去取一锭白银下来。”“打开看时,却是五十两雪花银子。”“取出一两银子道:‘先生收了银子,待捉得蛇,另又相谢。’”

  例四,《夔关姚卞吊诸葛》:“今特遣人赍白金百两,与侄为路费。”“老丈大喜,命童子取银一锭,以酬润笔之资。”

  例五,《志诚张主管》:“又向衣袖里取出一锭五十两大银,撇了自去。”

  例六,《三现身包龙图断冤》:“赠酒十樽,银十两,遣之。”“我今与你一两银子。”“昨日……撰(赚)得有二两银子。”“如有能解此语者,赏银十两。”“包爷不失信于小民,将十两银子赏与王兴。王兴把三两银子谢了裴孔目。”

  例七,《任孝子烈性为神》:“取了三五钱银子,到铁铺里买了一柄解腕尖刀。”

  例八,《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大官人腰里把些碎银子,教焦吉买些酒和肉来共吃。”“周吉取一锭二十五两银子把与这大汉。”

  例九,《史弘肇龙虎君臣会》:“(柴夫人)教管钱的,支一两银子与他。”

  例十,《五戒禅师私红莲记》:“长老去衣箱里取出十两银子,把与清一。”

  例十一,《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委此人送你起程,付一锭白银五十两,与你文书,赍到成都府去。”“赵旭遂将此银凿碎,算还了房钱。”

  例十二,《张孝基陈留认舅》:“若在外恁般游荡,也得好些银子使费。”“令郎……算来共借有三千银子。”“身边还存得三四两银子,可做盘缠。”“过善道:‘媳妇,你与过门争气,这百亩田尚少,再增田二百亩,银子二百两,与你终身受用。’”

  此外,一些作品写到使用铜钱或银、钱并用的情况。

  例一,《错斩崔宁》:“丈人取出十五贯钱来,付与刘官人。”

  例二,《杨温拦路虎传》:“茶博士抖那钱出来,数了,使索子穿了,有三贯钱,把零钱再打入竹筒去。员外把三贯钱与杨三官人做盘缠回京去。”“那利物,有一千贯钱。”

  例三,《董永遇仙传》:“这长者见雪下得大,叫院子王仝,去库中取一千贯钱,仓中搬米十石,在门前散施。”

  例四,《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分付当道的赏了些银两,上了轿,簇拥回来。”“冉贵便去便袋里摸一贯半钱来。”“冉贵又去摸出二十文钱来。”

  例五,《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张公)心中想道:‘终日括得这两分银子,怎地得快活?’”“张公道:‘别的不打紧,只这个画眉,少也值二三两银子。’”“那李吉取出三块银子,称称看到有一两二钱。”“如有寻获得沈秀头者,情愿赏钱一千贯;捉得凶身者,愿赏钱二千贯。”

  例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我与你二两银子。”“宋四公夜至三更前后,向金梁桥上四文钱买两只焦酸馅,揣在怀里。”“教你买三文粥来,你兀自不肯。”“店二哥,我如今要行,二百钱在这里,烦你买一百钱熬肉,多讨椒盐;买五十钱蒸饼;剩五十钱,与你买碗酒吃。”“赵正打个地洞,去钱大王土库偷了三万贯钱正赃。”“如有缉知真赃来报者,官给赏钱一千贯。”“正遇那主管,将白玉带卖与北边一个客人,索价一千五百两。”

  例七,《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思温取出五两银子与过卖,分付收了银子,好好供奉数品荤素酒菜上来,与(陈)三儿一面吃酒说话。” “乃日纳买工钱八十,故在此做过卖。”“三儿常上楼供过伏事,常得夫人赏赐钱钞使用。”“以白银三两,谢了婆婆;又以黄金十两,赠与思温。”

  例八,《错认尸》:“说得此事成了,我把五两银子谢你。”“只要一千贯文便嫁与他。”“每年只要你三五百贯钱,冬夏做些衣服与他穿。”

  例九,《张古老种瓜娶文女》:“先各与你三两银子;若讨得回报,各人又与你五两银子。”“做我传话那没见识的老子,要得成亲,来日办十万贯见钱为定礼,并要一色小钱,不要金钱准折。”

  上述九例,例一至例三是使用铜钱的,例四至例九则是银、钱并用的。银、钱并用,银子仍居于主导地位。

  另有少数作品,则写到银、钞并用的情况。

  例一,《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打并得五十两银子,分送与二人,每人二十五两。”“今有楮券四百,聊奉希颜表意。”“有能擒捕汪革者,给赏一万贯,官升三级;获其嫡亲家属一口者,赏三千贯,官升一级。”“那解汪世雄的得了许多银两,刚行得三四百里,将他纵放。”“又到天荒湖拘集渔户,每人赏赐布钞,以收其心。”按:这里提到“楮券”(纸币),又提到“赏赐布钞”,可见“一万贯”、“三千贯”均系钞。

  例二,《快嘴李翠莲记》:“只见妈妈拿出钞来,翠莲接过手,便道:‘等我分!……抬轿的合五贯,先生媒人两贯半。’”“大小衙门齐下状,拿着银子远处使。”

  例三,《济颠语录》:“(修)元乃随取出所带之钞若干,纳付长老,以为设斋、请度牒、常住公用等费,余者付仆人作路费。”“笋便化了,你等可出五百文钞,还脚分。”“次早,果见朝廷差太尉押到宝钞三万贯。”“次将银五两送与,济公一文不要。”

  上述三例,都是银、钞并用,而以钞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在宋元小说话本中,单纯使用纸币的情况反而极为罕见。

  (二)宋元讲史话本中的货币使用情况

  宋元讲史话本,因主要反映王朝兴废,军国大事,征战攻伐,叙事比较简略,很少有世俗生活的描写,因而涉及货币使用的情节很少。而在为数不多的这类情节中,人们使用的货币主要是铜钱。

  例一,《五代梁史平话》卷上:“咱有一个计策,讨得几贯钱赠哥哥果足归去。……有个庄主唤做马评事,家财巨万,黄金白银不计其数。”“少年道:‘要价钱三百贯。’”“将些银子与那岳喜的伴当。”

  例二,《五代汉史平话》卷上:“义父一日将钱三十贯文,令知远将去汾州城里纳粮。”

  例三,《五代周史平话》卷上:“那汉将这宝剑出卖,郭威便问那汉道:‘剑要卖多少钱?’那汉索要卖五百贯钱。郭威道:‘好!只直得五百钱。’”“连吃了二三斗酒,该酒钱一贯有余。”

  例四,《三国志平话》卷上:“送献钱物约二万余贯。”“(张)飞叫量酒:‘将二百钱酒来。’”卷中:“(张)辽曰:‘便加将军重职,每月四百贯、四百石。’”

  这些例子中,虽有个别(例一)提到“白银”、“银子”,但主要的流通货币仍是铜钱。这显然是宋代以铜钱为主币,同时白银也已作为储藏手段和辅助性货币的历史痕迹,但应该说与元代民众的货币使用习惯也是不矛盾的,否则就难以保留在作为大众技艺的讲史话本之中。

  (三)《永乐大典》反映的货币使用情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