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沈万三居所是沈厅?——…
沈万三生于何年?——沈…
沈万三为何迁居周庄?—…
沈万三犒军之谜——沈万…
买了罐王老吉仔细研究了…
今年国务院研究开征物业…
命理学研究疾病的重要意…
现代六爻预测之深层卦理…
现代六爻预测之深层卦理…
现代六爻预测之深层卦理…
最新热门    
 
宋文研究综述

时间:2009-8-8 16:43:13  来源:不详
认为,在欧氏文论中“道胜文至”是古文家思想、道德修养与古文创作关系的概括,“事信言文”是对古文内容与形式特征的概括,“切中时弊”、“穷者之言易工”是对古文家如何反映现实,以及作者处境与古文创作关系的概括,“其言易明而可行”、流畅自然是对古文风格与语言特色的概括。这些看法,构成了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理论体系,表现出与唐代古文运动理论同中有异的特点和自身的创新意识。寇养厚《欧阳修古文理论中的道》(《烟台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则认为:欧阳修古文理论中的道,是指以仁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道。但是,欧阳修的儒家之道又非陈旧抽象的儒家说教,而是赋予新鲜具体的时代内容,这表现在欧阳修之道既与反对佛老相联系,又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对“三苏”文论,也有研究成果,如周楚汉《苏洵文章论》(《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和《“文者气之所形”:苏辙文章论》(《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4期)两文分别阐述了苏氏父子的文论思想。论及苏洵时,作者认为其文论的核心是“风水相遭而为至文”的观念,因此,他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要“不得已而言之”;又认为文章如五谷可以疗饥、如药物可以治病,“犹工人之作器,见其形以知其用”,这又是“文章工具论”的雏形。他用“风水相遭”为喻解决了令陆机困惑不解的灵感的实质问题。他的思想倾向对苏轼兄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党圣元《苏轼的文章理论体系及其美学特质》(《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提出苏轼的文章创作理论系统主要由“立意”、“辞达”、“自然”三说构成,在苏轼看来,文章的第一要义是先需“立意”,其“立意”说的着眼点并非在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方面,而是在强调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独创性,兼有弘扬创作主体之个性特点和拓展文章表现的时、空境界之意。苏轼之“意”,不同于“道”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它是个性化、情感化、审美化了的作者的思想境界,并受制于作者当下的境遇、精神状态,具有极大的流动性,而非如“道”那样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思想范式。苏轼的“辞达”说的基本命题是“辞”以“达意”,主要理论内涵是创建文学创作表现过程的美学原则,而并非仅仅停留在对“辞”的功用发表意见。“辞达”说的主旨是意在阐明传达过程中的美学原则以及文本的独立价值。白清、王启和的《论苏轼早期散文的创作思想》(《西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则论述了苏轼早期散文的创作思想,尤其对其散文中体现的保国安民的民本思想、贯通说以及反映生活真实的思想作了深入分析。孙民的《关于苏轼的“辞达”说》(《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则认为“辞达”说是苏轼后期提出的一个重要文论命题。“辞达”的说法源自孔子,但苏轼却作出了独特的发挥。他认为“辞”之“达”决非易事。一难难在对“物理”、“物之妙”和“己意”认识不易;二难难在即使已有认识,但表达更为不易,非有高超的语言技巧不可。这一观点是针对王安石科举改革给文坛造成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它有力地纠正了当时“千人一腔”的粗陋文风,有效地保证了宋代散文的健康发展。苏轼的古文理论有与苏洵相似和继承之处。胡迎建《论陆九渊的文道观及其文学创作》(《晋阳学刊》1998年第1期)分析了陆九渊的古文理论。在文与道的关系上,陆认为学好了道,文也就自然学好了,韩愈把文与道的本末关系搞颠倒了,所以一开始就错了。道是充满宇宙,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万事万物之理,理与心相贯通,理存乎吾心,满心而发。道也包括人之性情。文在道中,道与文为一体,人能穷理则文亦充实。据文道合一的原则,陆氏还提出“艺即是道,道即是艺”。“艺”是写作之类的本领,是因学道而长进的。“艺”如果离开了道,就会导致人欲燃炽。由此,他归结为一个定律:“文道为一体,有道则有文。文道若背驰,人欲必炽燃。”他的主张对提倡文质相称即内容与形式一致,提倡真善美的一致,反对雕琢模拟之风有积极作用,但从不利方面看,将文统一到道的基点上来,强调末即是本,又势必使人忽视对艺术的探索及对美的追求。
  在对宋人文论思想的研究中,切入视角较新的论文也时有出现。如罗立刚《论欧苏文人集团对“文统”建设的贡献》(《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就着眼于整个欧苏文人集团,来探讨“文统”的形成,而不是个体作家的阐释。作者认为,在宋代文人“道统”观的背后,强烈而鲜明的“文统”意识较“道统”更直接地影响着宋代文学,对宋代文学特质的形成具有更大的作用。在宋人“文统”观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以欧阳修、苏轼为首的两大文人集团所作出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前者主要表现在创建“文统”,使之摆脱“道统”的束缚,后者则使之进一步完善,并更关注“文统”的内部矛盾,使宋代文学批评形成了辨“体”分“派”重“法”的特色。张智华的《南宋人所编古文选本与古文家的文论》(《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则颇具创意地从古文选本入手,分析了南宋古文理论的特殊形态。作者认为,吕祖谦编选《古文关键》,通过古文选本来阐发散文理论,这一作法开了风气。在他的影响下,其弟子楼昉编《崇古文诀》,他的朋友陈亮编《欧阳文粹》和《苏门六君子文粹》。之后,王霆震《古文集成》、汤汉《妙绝古今》、榭枋得《文章轨范》等古文选本相继问世。他们以选本的形式传播古文,同时也对唐宋古文运动从理论上加以总结,从而在南宋文论中形成一种特殊形态。
  文献考证是宋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的成果也比较突出。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洪本健的《欧阳修入主文坛在庆历而非嘉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洪文对欧阳修成为北宋文坛盟主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文章援用大量文献材料,证明欧阳修在庆历时已主盟文坛,此后,他对政治活动的积极投入不断提高着他的声望,与朋辈后学的广泛交流又继续扩大着他的影响。而成熟的散文作品的不断涌现,更充分显示了他非凡的创作实力。王河的《曾巩佚著〈南丰杂识〉辑考》(《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7期)经考订,认为宋人屡屡提及的《南丰杂记》、《南丰杂志》等应定名为《南丰杂识》,这是曾巩唯一一部文言小说类著作。另从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三朝名臣言行录》及《锦绣万花谷》中辑出曾巩佚文七篇,颇具文献价值。在北宋曾盛极一时的“太学体”,历来语焉不详。祝尚书《北宋“太学体”新论》(《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考察了太学建立之前的文体状况,认为“太学体”是由景祐“变体”发展而来的,是“变体”的官方化,反映了庆历年间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沈杰的《〈文章轨范〉简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较全面地研究了《文章轨范》这一宋末谢枋得所编的文章总集,认为谢氏的评点公正合理,能抓住作品主要的艺术特点。此选开了宋代另一评点格式的先河,具有独创性,对后来的影响极其深刻。
  三、有关宋文的研究专著
  近三年来,在宋文研究与文献资料整理等方面都有不少有影响力的著作面世。王水照先生主编的《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突破以往的文史研究观念和学术著作模式,以专题的方式为构架,力避多年来在宋代文学研究领域内存在重北轻南、重词轻诗轻文的偏失,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两宋文学的概貌、特点、发展进程、历史地位和影响。这部以专题方式写成的通论,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互为参证,著者以这种网状结构代替以往该类著作“以时代为序、以作家为中心”的线状结构,便于集中探讨一些文学现象及其底蕴,从理论上总结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关于宋代散文,该书各章节涉及,提供了不少新的思路和研究视角。如在“尊体与破体”一节中对以文为诗、以文为赋、以赋为文等问题的探讨,从“尊”与“破”的角度对宋文中出现的新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宋文流派绎述》一章,整体考察两宋散文发展流程,对散文作家和流派作了清晰的梳理,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解;《宋文题材与体裁的继承、改造与开拓创新》一章则从文体发展角度,从继承与发展两方面对宋代的几种散文样式给予历史的、科学的评价。另外,该书对有关宋代散文论争的叙述和梳理,对宋代主要文集等文献的叙录,也颇具学术价值。
  群体研究在宋代文学研究中已成为一项热点,沈松勤的《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就是在这一领域中引起学界重视的一部力作。该书从士人群体研究入手,揭示特定社会、政治环境下的文人、文学、文化的内在联系。众所周知,日益激化的新旧党争是北宋后期政治的主要表现形态。这场绵延数十年,触及宋代社会敏感神经和士人灵魂的纷争,是否直接影响宋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党争对集官僚、学者、作家于一身的北宋文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党争与此期文学创作有何关系等,理应是宋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该书广引资料,立论鲜明,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对上述课题做了较深入的探讨,指出北宋士人创作主体、参政主体、学术主体的合一,形成了党争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又决定了创作心态和创作价值、主题的取向,并随着党争变化而变化。
  朱刚的《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虽非专论宋代文学,但诚如著者所言,文章四大家之间以“道”相联,“文学史上的古文运动,与哲学史上的儒学复古运动,实是一个运动的两个方面,而以韩柳欧苏四家为代表,围绕着一个‘文以载道’的历史命题。”作者通过对大量材料的考察论证,指出四大家讲“文”与“道”的关系时,总是通过作家主体为其间中介的,“文以载道”一语中的“道”,并不是某种强加于文学的意识形态,而是一个作家自己的独立见解,它不但不是枷锁,而是作家自觉追求的精神境界。故“道”之为言,就其为人们思考的对象来说,是真善美的统一,而就其为人们思考的所得成果来说,则是指每个人的独立见解。该书力图证明,四大家在文学史上体现出来的某种“发展”,也将体现在哲学史、思想史上,他们在对“道”的内涵阐释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也是他们在文学上取得进展的最直接的原因。
  另外,1999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首届欧阳修学术讨论会文集——庐陵文章耀千古》收集了论文42篇,其中有不少是探讨欧阳修散文创作与文论思想的,对宋文研究起了有益的推动作用。
  在宋代文献资料整理方面,四川大学祝尚书的《宋人别集叙录》(中华书局1999年版)堪称功德无量的大手笔。著者在参与编纂《全宋文》的过程中,颇致力于考察全部宋人别集的版本源流,尤其着力于祖本及重要传本的研究。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各本优劣作了简要述评。在对前哲今贤的序跋、书目、版本研究等有关成果汲取利用的基础上,作出必要的考订,断以己意。该书考察了五百多家宋人别集、数千种版本,对象浩繁而叙录精简得当。资料完备翔实,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富有实用性,可谓是治宋代文学一部不可不备的工具书。
  据悉,宋文总集《全宋文》的后五十册也即将出版,另一大型总集《全宋笔记》已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开始着手编纂,这些总集的最终问世必将开创宋文研究的崭新局面。
  纵观1997—1999年的宋文研究状况,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一,重北宋轻南宋的情况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为宋文研究中的一种主要倾向。南宋散文研究在资料的发掘、史的梳理、理论的探讨方面都大有文章可做,理应成为今后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其二,宋文研究方法和观念有待更新。怎样拓展散文研究的视域,用现代的文学观念来检视宋文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独特现象与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其三,宋文与宋代诗词关系研究方面,虽已出现了若干成果,但还远远不够。着眼于打通文体的交叉研究应成为宋文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