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工作总…
“70码”成为网络新名词
网络时代的操盘手和弄潮…
我国首部网络实名法律遭…
八字造就的网络情缘
网络语气占卜他(她)的性…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互…
网络安全管理员总结资料
网络创业计划书
享虐与权力——对文艺作…
最新热门    
 
网络对文学本体的挑战及对策

时间:2009-8-8 16:44:19  来源:不详
构成真正的“众声喧哗”的同时,原先由某个作家独立构思的,具有整体品质的人物、性格、主题、情节、文体、语言、风格等等,一切都解体了,都不一致了。换言之,作家不能随心所欲地左右自己作品中人物性格、情节等等的发展,而只能随续写者续写的变化而变化。另外,网络文学写作追求的是一种平面化,一种庸常化,它不屑于,实际上也难以反映重大题材,难以用宏大叙事来反映人类的整体精神实质。网络文学中的世界,只能是一个俗人的世界,一个非主体的世界,一个反诗意化的世界。相反,“众声喧哗”的结果,倒有可能是“七零八落”或者说是“鸡零狗碎”。原先那种整体性的哲学、那种乐观主义思想,那种“高尚纯洁”式的写作不复存在,主体仅仅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名凡夫俗子,具有的只是小人物式的卑微与凡俗,只能用调侃的方式面对复杂纷纭的世界,全无“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气概。更为严重的是,这样一个文学世界,造就的是与之呼应的读者。实践已经或正在证明,在一个传媒越来越发达的时代,读者被训练成越来越没有耐心,没有想象力的人,他们对文字的要求是直接了当的,明白刺激的。这样,作为诉诸文字的想象的艺术,就真正面临一种危机了。

    文学的主体性就这样被消融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仅是一个“作者死了”(罗兰·巴特)的时代,也是一个读者虚位的时代,同样,更是一个形象主体欠缺的时代。

    在一个“大家”都“死”了的世界里,文学的主体性在哪里?文学还成其为文学吗?

            三、文学空间:可能性限度在哪里?

    浅显地说来,文学的本体论的问题就是写什么,谁来写,怎么写的问题。在后工业社会的网络时代,文学的上述本体特征无疑受到严重的挑战。那么,在这种形势下,文学的空间是否依然存在?文学的圣殿是否就永远关上了她的门扉呢?如果还有一种称得上文学的东西,那它还在多大的程度和多大的范围内起作用?

    我们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空间确实是越来越窄了。但若将这种状况置于传媒发展的历史链条中加以考察,我们则会泰然得多。纵观文学的发展过程,哪一次媒介的发展不引起一场文学本身的革命呢?纸笔的出现是对口头传唱文学的冲击,印刷品的出现是对手抄文学的挑战,而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出现,对文学的冲击力更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每一次文学媒介的革新,都不同程度地伴随着相应的文学本体上的变化,只不过有的比较明显,有的比较隐秘罢了。因而从这个方面看来,人们也就容易找到坦然面对网络文学本质革命的理由。

    前面我们探讨了网络的超文本写作模式给文学带来的本质性革命。这种交互式的写作对传统文学的冲击力无疑是巨大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它对文学生存构成威胁的同时,其实又给文学本身带来新的生机。这不仅表现在文学超文体写作的真正实现,还表现在它满足了人们交流、抒情、创造和表现的欲望,激发了人们艺术的创造能力。网络文学的起因不仅仅是为了文学,而是为了自身体验的表达,个体情感的宣泄,所以网络文学没有禁忌,内容的自由给予文学创作以心灵上的彻底解放。它让越来越多的人直接参与到文学的创作中来。在扩大了文学爱好者和业务创作者队伍的同时,也拓展了文学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从这个方面看来,这对文学本身又不失为一种福音。

    网络文学是信息高度发达时代的必然产物。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文学一方面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倾向,另一方面也有向悠闲姿态回归的趋势。因为信息的疲劳轰炸在使人类更加聪明起来的同时,也使人疲于应对,使人变得迟钝而麻木。信息的崇拜者更受到信息的误导。在这种悖论式的社会发展中,文学的相对空间便出现了,文学抚慰人们疲惫心灵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这样,文学在迈开大步绕了一个大圈子之后,又回到了它的出发点——文学愉悦审美的一面。这就使得文学有着向传统回归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不管文学世界怎样千奇百怪,但在表现人类生存状况上却是共同的。我们知道,无论是远古时代的口头歌谣,还是当下的网络创作,实际上都是表达了人的一种存在状况和生存需要。因此,作为写作的最重要也可能是最后的理由,“存在”不失为文学指明了一条出路。所以,恢复一切微小、卑微、琐碎的事物在作品中存在的权利,使之成为生活意义的真正建筑者,让写作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展开,这应该是当下时代里文学从荆棘中突围的一条蹊径。当大而无当的所谓客观的真相已被遮蔽,读者越来越不愿意接受来自作者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文字训导时,文学就不应再醉心于发布时代宣言或充当引路人的角色,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和描绘芸芸众生本身的生存状态,展示和捍卫人类空间中个人性和当下性的东西。

    富有意味的是,人的存在和人的现实,又正是人的本质性的东西。所以,从某种程度看来,网络文学这种当下性,其实又暗含了它的另一个可能——文学的本质回归。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