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工作总…
“70码”成为网络新名词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网络时代的操盘手和弄潮…
我国首部网络实名法律遭…
八字造就的网络情缘
网络语气占卜他(她)的性…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萨满文学的状况
民间文学学科向何处去?
最新热门    
 
网络文学的电子主体性、文学新样式与诗性自律

时间:2009-8-8 16:44:19  来源:不详

    网络文学的兴起为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本文想仅就网络原创文学谈三个问题:电子主 体性、文学新样式与诗性自律,我相信这三个问题乃是我们探讨网络文学所必须重视的三个 问题。

            一

    网络文学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它的开放性,这里没有传统媒体的编辑守门把关,它面对 的是“一切有书写能力的人”,而且,写手们尽可以匿名登录,以虚拟的名字恣意神游。正 是凭着这种开放性和虚拟性,网络写手没有任何顾忌,得以自由地抒写,自由地发表。毫无 疑问,这一高度自由的电子虚拟空间给了写手们一个表现自我、发现自我、发泄自我的最好 空间,他们在这里可以尽情拾起或重塑被日常生活、社会角色所压抑、限制了的一部分自我 ,从这一层意义上看,网络文学确实张扬了人的一部分主体性。但是,我很难同意Mark Tar or和Eaarine在《媒体哲学》一书中的观点,他们这样表述他们对电子主体性的认识:“在 电子空间中,我能易如反掌地改变我的自我。在我知其无尽的形象嬉戏中,身份变成无限可 塑。一致性不再是个优点,而是个缺点。完整性成了局限。万物飘飞,与之周旋的每一个人 也不再是一个人。”[1]他们把赛伯空间看作新型主体栖身的乌托邦,把身份无限可塑看作 新型主体的基本特征,这是大可商榷的。

    随心所欲的变幻身份以体验不同的角色,其实也并非网络写作所特有,在传统文学创作中 ,作家也需在内心扮演各种人物。老舍先生就这样描述过他的创作:“我是一人班,独自扮 演出许多人物,手舞足蹈,忽男忽女……”[2](P53)但网络的虚拟与传统文学创作还是有区 别的。在传统文学中,作者的体验都指向了现实人生,他们或是通过挖掘自己人性中各种复 杂的成份去扮演笔下的人物,或是通过体察现实中的人物去写活笔下的人物。我国明末清初 著名小说评论家金圣叹则认为,作者“亲动心而为淫妇,亲动心而为偷儿”乃是“十年格物 而一朝物格”[3](P180)的结果,他强调的是后者。但二者都把表现的重心指向了现实生活 。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虽然有人承袭着传统的路数,但更多的人却是在抒写着“自我”、 “本我”、“真我”,抒写自己的“心情故事”:他们通过一个虚拟的名字,在亦真亦幻的 电子世界渲泄着被日常生活所压抑了的个性与郁闷;或是通过扮演以实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 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以求得在虚拟世界中的象征满足。但由此而来也带来了值得注意的几 个问题:(1)角色虚拟是否能看作新型主体的基本特征?(2)一切恣意的渲泄是否就意味着主 体性的张扬?(3)由此可以进一步思考的是,我们如何来理解网络原创文学的主体性?在我看 来,主体性属于实践的范畴,它的内涵只能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去理 解。如果把一个虚拟的世界悬置于现实世界之上,将现实世界与电子虚拟世界对立起来;或 是完全脱离社会规范,无视一切社会责任,只是通过虚拟世界的嬉戏去寻得精神上的一点慰 藉,是谈不上什么主体性的。电子虚拟空间从最外在的方面为我们解脱日常生活和社会角色 的种种约束提供了一个栖憩的乐园,但这种解脱和慰藉既可能张扬、释放被日常生活和社会 角色所压抑了的主体性,也有可能在无形之中消解或淡漠了我们的主体性。在网络原创文学 的 创作中也就呈现出这两种倾向。夺得网易第一次网络文学大奖的邢育森说:“说实在的,在 没有上网之前,我生命中很多东西都被压抑在社会角色和日常生活之中。是网络,是在网络 上的交流,让我感受了自己本身一些很纯粹的东西,解脱释放了出来成为了我生命的主体。 ”[4]但也有写手公开宣布,他的写作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而写、为写而写、为了 练打字而写、为骗取美眉的欢心而写,当然,最可心儿的,是为了在网上度过的美丽而绵长 的夜晚而 写”[4]。更有甚者,是我们在网上所看到的大量的淫秽凶杀之作,这与我们所谈的主体性 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说有关系,也只能是主体性的一种失落。有些理论家认为,对网络作者 ,我们不能奢望他们有什么“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有这种奢望,不是痴人说梦,也 是一厢情愿,这种理论前置是很武断的,一方面,它轻描淡写地抹去了对主体性应有的关注 ,另一方面,也太过于小视了网络作家的主体能动性,主观地把网络文学看作一种纯粹的本 能式的抒发,放弃了对网络文学创作应有的引导。网络文学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重视和 强调它的主体性。如果我们把问题讨论得更深入一点,似乎还可以进一步思考网络文学主体 性的特殊性。网络文学是相对传统文学而言的,不可否认,它与传统文学家有着许多共同之 处,但它也有特殊之处。与传统文学相较,由于写作的载体不同、写作的方式不同、传播的 方式不同,网络文学的创作理应与传统文学有所区别:网络作家对于网络写作手段的认识和 创造性运用,也应属于我们考虑的范围。

            二

    从人类写作发展史来看,写作载体与传播媒体的改变,对写作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作为第一届网易网络文学大赛的评委张抗抗曾发表观感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本身的区 别不是很明显。这与我预测的不同。我觉得网络文学应该是随意轻松、个人化的,在阅读作 品时,有一些东西改变了我的看法。有很多作品都不是很个人化的,依然是跟社会生活、精 神痛苦、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际遇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海作家陈村也认为,网上网下的作品 ,“说得绝对一些,他们本来就是一个东西。不用很久,以往发表在传统出版物上的作品就 会转移到网上。”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质疑说,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给文学加上一个“ 网 络”的前缀。文学就是文学,既然从来没有人把印在纸上的作品称为“纸张文学”,又哪来 的“网络文学”?但也有人持相当乐观的态度,《羊城晚报》一项关于网络文学的调查表明 ,有51.47%的人认为,网络文学是一次从媒介到内容的彻底革命,它将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不 可估量的影响,以至震撼和动摇传统文学的根基。

    网络文学是否会撼动传统文学的根基,我们暂且不论,它对传统文学的变革是肯定无可怀 疑的。我认为,从内容上看,网络文学将会以更加开放更为个人化的视角去表现现实生活; 从形式上看,它将融合各种媒体之长,自创一种独立的新型的文学新样式。如果将20世纪50 年代末利用随机程序写诗作为电子文学的起点,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全息诗”、“超文 本”、“互动性”等方面的探索已为新样式的出现提供了种种令人心动的迹象。虽然我们还 不敢说未来的网络文学其样式就一定会这样,但我们可以相信,未来的网络文学作品不一定 会全部用文字符号来写,除了文字,它还可能加上二维或三维、运动或静止的画面;还可能 配上种种形式的声响,加上嗅觉、味觉、触觉、运动感觉等效果,加上虚拟现实的种种技术 ,加上互动式的超文本结构。在这样的新型的文本里,文字已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因素,即 便是使用文字符号,也还可能运用颜色、体积、透明程度、词语的相对位置、字体的大小隐 显变化等以创造各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多种表达符号的并列、对立、矛盾、错位、形式 变化以创造更为丰富的内涵……当然,这种种变革并不意味对传统的简单否定,传统的语言 文字在这种新的整合中也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运作方式。

    在中国,真正依托于网络的文学创作还没有出现,人们基本上利用电脑写传统样式的作品 ,网络文学要真正发展起来,还需要更多的人重视新形式的探讨。

           三

    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如何?这是我们所关心的又一个问题。

    比起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就目前来看, 网络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还没有找到自己,只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网络文学锯掉了传统 文学过于森严的门槛,写手们随意戴一个面具就能参加“盛大的化妆舞会”,创作水平参差 不齐是很正常的。谈网络文学的发展,不能仅仅依据现有的作品,还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 有一种“主导受众下移”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成年人和作家们参与 网络文学创作的较少,他们或是未能娴熟地掌握计算机技术,或是不屑于参加这类打打闹闹 的自由化写作,网络写作者大多年轻。年轻人对新生事物敏感,他们比成年人对日异月新的 计算机技术也更有优势,但由于他们在生活阅历、审美经验、文化素养诸多方面都比较稚嫩 ,涂鸦之作在所难免。因而有人断言,“网上创作近于涂鸦”,“它与传统文学的价值相差 太远”,“网络文学近乎习作”。我认为,这样的断言太注重当前了,网上创作不是年轻人 的专利,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网络文学的写作中来;即便是年轻人 ,他们也会逐步成熟。我认为,影响网络文学发展的,并不是主导受众下移的问题,而是创 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游戏心态和急于被主流话语承认的边缘状态。游戏和娱乐的态度,拒绝了 文坛名利诱惑,真实于个体的感受,但它在无形中也拒绝了深度、严肃、节制和艺术追求, 这就使网络文学题材过于狭窄,作者的生活体验过于单一,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文字垃圾。而 急于获得主流话语承认的边缘状态,又使网络文学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浮燥心理;在博得 传统文学认可的同时,无形中也就忽视了网络文学本身的特点。急急地标榜网络文学是一种 “另类文学”,过份地强调它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补充,甚至盲目地奢望网络文学将成为一 种“主流文学”,都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其实,从网络创作的传媒手段看,由于控制系统的 不存在,代表不同思想观念的文化形态都可能在网络中生存,网络文学应该在一种多元化的 文化结构中求得发展,用不着去标榜“主流”或“另类”。

    由于网络写作的开放性,各种写作动机各种水平的作者大有人在,很多人抱着试一试玩一 玩乐一乐潇洒走一回的态度一试身手,有人据此断定,网络文学也就是“文学卡拉OK”、“ 文化快餐”,不能指望它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作品。不能否认,网络写作将成为大众文化的 一种娱乐方式,但是否就意味着网络写作永远是“一次性消费品”,永远难以修成正果?看 一看传统文学,其实也有大量的泥沙和涂雅之作充斥于稿纸和版面,但这并没有影响传统文 学构筑起辉煌的历史。网络文学创作具有民间性,它的作品在流通过程中被不断地加工,随 时都可能有浏览者加以评述、修改、补充,这种变动不居使我想起中国历史上的“说话”和 “ 讲史”,网络文学是否在电子空间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