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启…
有感于“有什么意外怨不…
就是一种统一“什么都能…
“刁民”是我们社会的宝…
美国为什么选择自杀式手…
为什么有权利就可以随心…
为什么要保护臭氧层?
知道你为什么越努力越贫…
什么食物能让孩子聪明起…
最新热门    
 
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

时间:2009-8-8 16:44:28  来源:不详
如何改变了读者的文学阅读方式,而这些改变又如何改变着文学的“本质”?只有回答了上述种种问题,也即大众媒介到底对文学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再进一步说,只有回答了大众媒介如何留存/改写既有的文学传统,以及如何扩张新的文学经验,从而构建新的文学体系,我们才有可能为回答“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确立一个历史的坐标。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的关系,意识到电子媒介带给文学更巨大的影响,并进而讨论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并存的文字、影像、声音多元呈现的时代,到底是某一种媒介例如网络在创造着一种新的文学与新的诗学,还是各种并存着的媒介以一种“媒介场”的形式在创造着一种新的文学表达与新的文学接受?至此,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似乎从暧昧变得清晰。然而,这个问题仍然不会找到一个终点,就像“文学性”/“诗意”一样,永远只存在于生命最内在的追寻与体验之中,而这种追寻与体验,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没有一种固定的法则能够束缚它们,它们总是在各种边界的空隙间生机勃勃地不断涌现。

注释

①罗岗在《文学:实践与反思——对一个论题的重新探讨》(《上海文学》2001年第7期)一文的开篇就指出:“‘文学’之所以会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不断成为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论题,恰恰是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根本不成其为‘问题’,而是被当作一个自然过程的结果加以接受。”

②南帆《隐蔽的成规》,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③这个模型在21世纪初开始渐渐消失,例如,南帆2001年出版的《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文学批评家的“越界”姿态,也在于这种越界本身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以及观察文学的角度。再如,2001年《上海文学》展开的关于“纯文学”讨论,虽然论者看法各异,但大多摆脱了“纯文学”的迷思。这也许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广泛传播有关,批评家开始越过文学的边界,注意到更广阔的正在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各种各样的影像、文字,尤其是注意到了“文学艺术”的界限正在改变,例如,金元浦在《当代艺术创新是一个复合工程》(《文艺研究》2003年第2期)中说:“我国文化艺术场域发生了整体转型,它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和‘艺术’了。但我国当代的艺术从总体上看并没有对这种文化的转向作出积极的有实践意义的回应。”

④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⑤参见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⑥《南方都市报》在2003年一月间进行了名为“讲述光阴故事,找寻童年往事”的征文,从大量的征文里我们可以看到罗大佑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先锋小说家孙甘露在《声音无法忽视》一文(《南方都市报》2003年1月29日D77版)里提到罗大佑“几乎是无意间就抓住了你,那时候你完全不知道他是谁,最终他成为一个时期无法忽视的声音。”又说“罗大佑是另一个洛尔加,不同的是,罗大佑把洛尔加吟唱的爱情替换为童年、青春和岁月,或者说人生之爱。”在更早以前,谢冕把崔健的《一无所有》选入一本经典诗歌选本。在这种论述和行动里,不再以文类或雅俗界限画地为牢,而是以是否体现了诗性的力量,是否触及了我们这个时代隐秘的内核为标准,或者最基本的,以是否真正感动了我们为标准。 ⑦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1页。

⑧⑨⑩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第148页,第149页。 1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05页。

12海德洛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海氏的原话是“艺术在艺术作品中成其本质”。

13参见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戴燕清理了五四以来“中国古典文学史”的编撰历史,并从中发掘出“文学观念”的演变。她没有涉及“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撰,“当代文学史”的编撰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意味深长的景观,从中可以窥测到当代文学批评体制与学院学术体制的秘密。

1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15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16王中忱《越界与想象——20世纪中国、日本文学比较研究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17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56页。

18 19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

20陈平原、山口守《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2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第19页。

22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23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9页。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