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科学解读墓地风水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萨满文学的状况
民间文学学科向何处去?
刘锡诚:新世纪民间文学…
2007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
从精神到本能的人性的复…
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理论研…
20世纪出土文献与中国文…
最新热门    
 
文学解构研究的调整与坚守——析米勒不同时期对文学及文学研究现状与未来的论述

时间:2009-8-8 16:44:51  来源:不详
入各种批评流派之中,如后殖民主义、妇女研究、少数族裔研究等),在e时代,文学及文学研究的命运怎样呢? 米勒在此宣告了传统意义或者说现代意义上文学及文学研究的终结,并提出了一种新形态的文学和文学理论的主张,这种新文学和文学理论是“混合体”的。总之,在文学研究内外的变化中,米勒站在解构批评的立场和角度,顺时应变,在解构批评自身的地位和文学研究的不同状况下对文学研究提出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应对策略。
    然而,在另一方面,米勒从来没有放弃过文学及解构批评,也就是他所说的对语言的特异性的研究,不放弃对异质性、多元的追求,不放弃文学的人文主义使命。他不止一次地说过,我们(大学文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阅读和写作。解构批评繁荣兴盛时,他强调文学语言修辞研究的功能;解构批评式微、文化研究兴起,人文研究的任务是教授阅读和写作,这一任务的完成只能借助于精于阅读的能力,也就是解构批评;全球化时代,虽然米勒宣告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和文学研究的终结,他仍然认为,文学会在电信时代存活下来,文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文化的、语言的和“他性”的,这三个任务只有依靠解构批评才能完成,即便将来会出现新的“混合体”的文学理论,传统的文学理论依然有效。
    在米勒后期的论述中,始终存在着矛盾,一方面,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和文学研究在电信时代不可挽回的衰落并正在走向终结,也就是说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正在走向过去;另一方面又表明自己坚持文学研究,对文学的未来是有安全感的。这是一个长期从事文学研究的人面对当代文学现状的自然反应。就米勒而言,他初入大学时学物理,二年级的时候才改学文学,在美国文科是很难找到工作的。他自己这样描述转系时和当时的女朋友后来的妻子商量时的情况:“我意识到在我的余生中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研究文学和教授文学。我们就贫困以及一起承受贫困有过多次长时间的谈话,以使我可以安于贫困研究文学。多萝茜说,‘好,我愿意和你住在阁楼里’。”[5] 选择文学需要有勇气接受未来的贫困生活。从那以后米勒一直在研究印刷书面上的文学,他为文学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如果自己毕生从事的职业遭到否定,一个人该作何想呢?“这位主人公的话在我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焦虑、有疑惑、有愤慨,隐隐地或许还有一种渴望,想看一看生活在没有了文学、情书、哲学、精神分析这些最主要的人文学科的世界里,将会是什么样子。无异于世界末日!”[2](P93—93) 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米勒不得不接受,并改变自己,在理论上提出了文学理论转型的说法,将文学定义为“词语或者其他符号的某种运用”,这既包括了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也将其他符号的艺术如电影、电视吸纳进来。同时,这也说明,米勒所代表的解构批评的时代已经永远地过去了,历史不会逆转。但是,它以改变了的形式存在于后来的文学研究中。
    毋庸讳言,我们现在正处于文学和文学研究迅速变化的时期,在这个复杂与多变的年代,根据特定的因素对于文学及文学研究的未来做出预言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对此,笔者不敢妄下断语。米勒一方面论述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及文学研究的终结,一方面将文学定义为“魔术般地使用词语”,以此论证普遍文学的永存。我国学者童庆炳从人类的基本情感需求和审美需求的角度论证了文学不会消失。文学代代变化,又代代相沿,文学这一人类普遍的艺术形式也必然随人类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它会有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
    [1] [美]J·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剑等译.重申解构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 [美]J·希利斯·米勒,易晓明编.土著与数码冲浪者——米勒中国演讲集[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3] J·Hillis Miller: On Literature, London: Routledge, 2002.
    [4] [美]J·希利斯·米勒. “我对文学的未来是有安全感的”——希利斯·米勒访谈录[N],北京:文艺报,2004—06—24,(2).
    [5] [美]J·希利斯·米勒.为什么我要选择文学[N].上海:社会科学报,2004—07—01,(6).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