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论中医诊断学与阴阳二气…
占用科学与易经
易学与中国医理
风水之学与传统释道之学…
风水学与建筑
把建筑风水学与八卦对接
伪术假学与风水之真法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萨满文学的状况
最新热门    
 
文学与认同

时间:2009-8-8 16:44:57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随着全球化及其文化上的深刻变化,随着文化旅行和交往日益增多,文化的多元性和混杂性越来越显著,“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沿,逼迫理论工作者作出回应和解释。本文以文学与认同的关系为纽结,着重讨论了从精神分析到文化研究的认同理论,强调了两个重要理念:其一,认同是一个未完成的、有待建构的过程;其二,认同的实践和建构始终与文学重要的表意实践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广义文学与认同建构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

    作为现象/问题的认同

    我们每人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社会-文化情境中。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作为一个具有自我反思性的主体,人人都面临如下问题:我是谁?我们是谁?在与形形色色的他人或群体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在想象性地与他人的关联中,在五花八门的文学和艺术世界中,我们必然会注意到我和他、我们和他们的许许多多的差异,自觉到我和我们自己的文化特性。进一步,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彰显,文化交往和旅行日渐频繁的背景下,在时空凝缩愈加显著的今天,一方面是洋节、洋快餐、好莱坞大片、《哈里?波特》的大行其道,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结、唐装、古装戏、传统节庆、字画收藏、民俗村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流行。不同文化碰撞中的差异与趋同、异质与同质、家园感与异在感错综纠结,认同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了。不但在宽泛的社会文化层面上认同问题凸现出来,就是在文学领域,我们也同样直面认同问题。时间层面上传统向现代转型导致的新旧差异与断裂,空间层面上全球化进程导致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紧张与抵牾,不可避免地提出了一系列需要回答的紧要问题。同时,都市文学的兴盛与乡土文学的衰落,通俗文学的扩张与精英文学的萎缩,女性写作对传统男性霸权文化的挑战,华人流散文学的发展,小资趣味的流行与区隔等等,也向文学研究提出了许多亟待回应的差异问题。严格地说,认同作为一个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它蕴含了复杂的“差异政治”及其权力关系。从民族的、种族的文化差异,到阶级的、社会分层的差异,再到性别的差异,各种亚文化的差异,甚至区域文化地方性的差异等等,都可以包容在认同的范畴之下。正像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认同的追问是在与一系列其他问题和论争的关联中被提出来的,诸如女性主义、族群、性别、欧洲中心主义、流离失所、后殖民和后民族问题等①。“‘认同'乃是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中最迫切——也是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近二十年来,从后殖民研究和族群研究到女性主义和怪异理论各领域中,认同一直是精神分析批评、后结构主义批评和文化唯物主义批评论争的焦点问题。”②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发展历程,许许多多的运动、潮流、论争和理论都在某种程度上与认同有关;无论是“文化热”、“雅俗之争”,还是“失语症之争”、“旧体诗与新诗论争”、“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等,无一不可以从认同角度得到新的审视和阐发。

    认同研究:从精神分析到文化研究

    认同(identity)这个概念,又作身份、同一性,是当代学界使用频率极高的关键词。从词义上看,其意指非常丰富。在人格研究中,它是指一个人本质的、延续性的自我,是作为个体自我内在的、主体性的概念,诸如性别认同、族群认同或群同体认同;在逻辑上说,它意指两个或更多在三段论中不改变其真值可以相互替代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宽泛的用法是指表面上看不同的因素之间的某种“深层”关系,如功能的同一性等③。在哲学上,同一性理论往往是指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之间的对应。如疼痛的感觉与引起疼痛的生理活动是同一的等④。当代关于认同问题的研究,最初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自居作用(即认同过程)的研究展开。弗洛伊德把自居作用看作人的一种重要而又复杂的心理机制,“自居作用(identification)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⑤。自居作用有几个要点值得关注:第一,自居是一种情感上与他人的关联,是通过“移情”方式实现的;第二,自居作用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矛盾的情绪,诸如亲近与拒斥共存;第三,自我是从自居作用中产生的。超我往往是自居的第一个特别的力量;随着自我逐步强大,自我对自居作用影响的抵抗就会逐渐加强⑥。从认同研究的学派谱系角度说,弗洛伊德关于自居作用矛盾性看法非常重要,后来的认同理论抓住这一矛盾性特征,并以此来抵制种种认同问题上的本质主义形象⑦。弗洛伊德之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Erikson)提出了著名的“同一性危机”理论⑧。所谓“同一性”就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⑨。埃里克森认为,自居作用发生在童年时代,而青少年时代同一性的形式整合的数量要远远超出了自居作用;同一性“是自我把一切自居作用与力比多的变化,与先天遗传形成的自然倾向,与在社会各种角色提供的机会进行整合的这种能力的自然增长的历程”⑩。埃里克森的理论指出一个重要的事实,个体的同一性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获得的,而是一个青少年时期多种因素合力产生的结果,是一个带有发展变化多种可能性的过程。埃里克森之后,最具影响的要数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拉康看来,主体在镜像阶段逐渐将自我与他者区分开来,通过镜像建立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

    一个尚处于婴儿阶段的孩子,举步趔趄,仰倚母怀,却兴奋地将镜中影像归属于己,这在我们看来是在一种典型的情境中表现了象征性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我突进成一种首要的形式。以后,在与他人的认同过程的辩证关系中,我才客观化;以后,语言才给我重建起在普遍性中的主体功能。11

    拉康的认同理论极为复杂,但有几个关键之处需要强调:第一,他发现认同乃是去中心化的,因此笛卡尔意义上的“我思”主体观念是可疑的。第二,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开始是镜像,后来是语言,都对认同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语言所得以表达的形式及其本身决定了主体性”,“我在语言中认同了自己”12。这些理念为后来学者们所发现的认同与语言的结构相似性的研究思路提供了根据。第三,拉康注意到个体想象性的认同现象,亦即与“理想自我”的象征认同。这种认同是与特定文化群体的词语、规范或取向所认同,也就是与主体在其内维系自己想象认同的社会交互主体性空间的建构方式认同。第四,拉康强调语言的结构与无意识结构是相同性。

    从经典的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到拉康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认同研究有很大的发展。虽然其理论局限在只关注个体认同问题,局限于个体主体性的探讨,但它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尤其是精神分析所揭示的那种新的、变化的、非中心化的主体观,是对传统的、固定不变的、笛卡尔式的主体观念的有力颠覆。此外,把认同与语言结合起来,特别对象征性认同的关注,无疑也对后来的认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往问题的凸现,文化研究异军突起,认同问题便成为关注对象。假如说90年代以前的热点问题是意识形态与霸权,那么90年代以后,认同问题取而代之成了焦点问题。认同问题不仅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领域得到了拓展,而且广泛延伸到社会理论、哲学、教育学、政治学、媒体研究等诸多领域。其中,英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霍尔的认同理论尤有影响。霍尔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又从精神分析和后结构主义中汲取了思想资源,构建了一个颇有影响的认同理论。在霍尔看来,认同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主体问题,他强调晚近认同问题的关注,是在“后笛卡尔形而上学”对自主主体的批判产生广泛影响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认同研究决不能恪守传统的思路,必须引入新的批判性思维。在他看来,传统的认同概念是整体性、本源性相统一的,其核心乃是一种本质主义倾向。对这一倾向的批判实际上就是对笛卡尔自主“我思的”主体概念的质疑,但霍尔重申,这么做并不否定主体,而是重构一种非中心化的主体。它不是抽象的、固定的,而是带有中介性的,因而他特别突出了主体问题中的agency观念13。这里,福柯的理论对霍尔产生了影响,福柯认为主体研究重要的不是认识主体的思考,而应转向认识话语实践的分析。霍尔所以强调主体的agency问题,旨在凸现主体出现的真实情境——话语实践领域。换言之,主体化问题只有在话语实践中才形成,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认同问题14。将话语实践引入认同研究,其实正是精神分析特别是后结构主义的思路。他写道:“在通常的说法中,认同过程(identification)实践是在对某些共同本原的体认后面建构起来的,或是与他人或群体所共有的某些特征,或是共有某种理想,共有某种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自然封闭的团结和忠诚。然而,与这种界定的‘自然主义'相反,话语研究方法则把认同过程视作一种建构,一个从未完成——总在‘进行中'——的过程。”它始终是“赢得”或“失去”、拥有或抛弃,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不确定的。尽管有其存在的确定条件,包括维系它所需要的一些物质的或象征的资源,但是,认同过程是无条件的,处于偶然性之中。一旦它得到了,它就不会抹去差异了。它所暗示的整合事实上只是一种统合的幻想。15这里,霍尔摒弃了那种固定不变的、中心化的主体及其认同观的本质主义观念。另一方面,受制于意识形态和霸权研究的影响,霍尔又反对那种认同的“自然主义”观念,即那种认为认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必然的和不可改变的观念。他指出认同的未完成性和过程性,揭橥了认同具有开放性和可塑性的特征。通过话语这个范畴,他着意强调认同是在话语实践中出现的,也是经由话语实践(或更具体地说,是经由表意实践16)生产出来的。但是,霍尔又非常关注认同研究的历史观点(或者说历史化和语境化),他注意到当前的晚期现代性背景,以使得认同已全然不同于过去,日益呈现出一种碎片化趋势,因此认同的话语实践决不会是单一或统一的,往往跨越了许多不同的复杂的甚至互相敌对的话语实践。这就使得当代认同过程变得异常复杂。最重要的一点是,霍尔通过引入话语和表意实践的视角,把认同研究的焦点从“我们是谁?”的传统追问,转变为“我们会成为谁?”的问题:

    尽管认同似乎在诉诸过去历史中的某种本原(认同一直是与这种本原对应的),但事实上认同是有关使用如下资源的问题,亦即运用正在变化而非存在过程中的历史、语言和文化的问题:不是我们是谁或我们从哪儿来的问题,更多的是我们会成为谁、我们如何重现、如何影响到我们去怎样重现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认同是在重现之中而非重现之外构成的。认同与传统的发明有关,也与传统本身有关,认同使我们所做的并不是永无止境的重复解读,而是作为“变化着的同一”来解读:这并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