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论中医诊断学与阴阳二气…
占用科学与易经
易学与中国医理
风水之学与传统释道之学…
风水学与建筑
把建筑风水学与八卦对接
伪术假学与风水之真法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萨满文学的状况
最新热门    
 
文学与认同

时间:2009-8-8 16:44:57  来源:不详
边的认同性话语实践,加上许多“泛文学”形式(诸如戏剧、影视、广播等),这类话语对认同的影响显然更加广泛、持久和深入。从中小学语文课本,到各类文学作品,阅读乃是认同建构的重要认知形式,语言是形成关于“我们”的自我观念的重要通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文学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人学”、“塑造民族人格”和“民族史诗”等说法才具有现实意义。这里,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不是文学对认同塑造的可能性,而是文学是如何建构认同的。

    具体说来,关于文学的认同建构,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首先是民族起源的神话。认同研究发现,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关于起源的神话,这些神话在建构一个民族和文化对自己根源或源头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作用。这种神话包括起源的时间、空间、元祖人物及其传说等,它们对于形成一种共享同源的象征符号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文学史上这类“神话”很丰富,从女娲补天的神话到三皇五帝的历史传说等等,至于蒙、藏等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的长篇民族史诗。其次是历史地形成的文学史经典。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史,尽管它们内容和形式上千差万别,但是都会形成或生产出特定的经典作品,没有经典也一定会制造出经典。这些经典作品通常是长时段中重复性最高的文本,假如霍布斯鲍姆所说的重复是保持与过去连续性的通道是准确的话,那么,通过经典作品的反复解读,一代又一代人被建构成一个复杂的“想象共同体”,形成许许多多的共享的体验和观念。再次,在这些经典中,往往会凝练出一些典范性的人物形象,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说,这些典型人物通常具有“人格样板”的作用29。换言之,他们对后代具有样板性的人格塑造功能。中国文学史上这类典范人物很多,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等文人,到《三国演义》中的诸多文学形象,再到爱国将领文天祥、秉公正义的包公等。假如说这些正面形象起到了“积极的”认同建构作用的话,那么,文学中不少否定性形象也起到更复杂的认同建构功能,如鲁迅对阿Q“精神胜利法”等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等。最后是文学中所呈现的家园空间及其生活方式,尤其是一些象征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黄河、黄土高原等等。家园是一种空间的归宿,家园感是一种熟悉的、亲近的和缠绕的体验,它们不断地强化人们对家园的热爱、眷念和向往,不断地提醒人们自己的文化身份,尤其是那些挥之不去的童年经验。

    显然,文学的认同建构性表明了当今社会和文化与历史上的过去的某种关联。由于认同是动态的、发展的和未完成的,因此,与传统的联系便成为我们思考认同建构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我看来,有两种倾向须加以提防。一种可以宽泛地界定为“文化原教旨主义”倾向,另一种则可以描述为“文化虚无主义”倾向。前者采取一种认同的本质主义思路,坚称必须回归到一个统一的、原初的和本质的源头上去,才可以建构文化认同或民族认同。这是一种“向后看”或“过去导向”。曾一度很有影响的所谓中国文论“失语症”理论,一定程度上就是这样一种理路。其核心是把认同视为一个可以回溯到本源性的不变实体上去,因而对新产生的话语或外来语汇有一种焦虑和恐惧,强调只有回复到传统文论语汇与思维方式才能维系我们的认同或身份。在我看来,这种说法不但在学理上难以成立,在现实层面上也无法实施。后一种看法相反,它根本就否定过去对现在有任何影响和作用,把认同视为某种虚无的东西,因此既缺乏历史感,也缺少现实感。在历史与当代的关系上,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种立足当下的“未来定向”。霍尔说得很精辟:“认同与传统的发明有关,也与传统本身有关,认同使我们所做的并不是永无止境的重复解读,而是作为‘变化着的同一'来解读:这并不是所谓的回到根源,而是逐渐接纳我们的‘路径'”30。霍布斯鲍姆也强调,“发明的传统”就是努力与“一个适宜的历史过去”确立连续性。所谓“适宜的”,并不是指过去,而是指现在,是对现在变化了的情境来说“适宜的”。所以霍布斯鲍姆坚信“发明的传统”乃是对变化了的当下新情境的某种回应。这就意味着我们和历史的关系不是凝固的,而是一种依据当下情境需要所作的选择。这种关系彰显出当下主体在认同建构过程中的主动和发展特性,而不是被动地接纳过去的影响,或者简单地回归传统。如果我们把这个理论与海登?怀特(HaydenWhite)历史理论结合起来是很有启发性的。在怀特看来,历史不仅仅是关于事件本身的,也是关于事件所体现的关系网及其意义的。但是,这种关系网和意义并不在事件本身,而是要经由史学家的发掘与思索。“历史叙事也同样如此。它利用真实事件和虚构中的常规结构之间的隐喻式的类似性来使过去的事件产生意义。历史学家把史料整理成可提供一个故事的形式,他往那些事件中充入一个综合情节结构的象征意义。”31这一观念强调史学家从当下语境中来发掘历史事件意义,对于我们理解认同建构具有启发意义。我想霍布斯鲍姆所谓“发明的传统”就是这个意思,或者用霍尔的话来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着的同一”。用这样的观念来处理我们当下与历史过去的连续性关系,就是不断地阐释和“发明”传统,而不是被动地接纳过去及其影响。这么看来,作为认同建构的文学话语,乃是发展变化的。文学史家对文学经典看法的变化,文学批评家对典型人物的新阐释,作家、诗人对家园新的体验描绘等等,都是开放性的和未完成的。同理,文学对人们的认同建构也是开放性的和未完成的。如果我们以这种观点来重新审视文学,那么,在今天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复杂张力中,在中国的现代性转型进程中,在当代文化认同的塑造进程中,文学不仅仅是娱乐和陶冶,同时在不断地提出“我们会成为谁”的认同难题。

    注释:

    ①MarjorieFergusonandPeterGolding,‘CulturalStudiesandChangingTimes:AnIntroduction',inMariorieFergusonandPeterGolding(eds.),CulturalStudiesinQuestion(London,Sage,1997),xxvi.

    ②1826PaulaM.L.MoyaandMichaelR.Hames-Garcia,eds.,Reclaimingldentity:RealistTheoryandthePredicamentofPostmodernis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00),P.1,P.4,P.5.

    ③SeeArthurS.Reber,ThePenguinDictionaryofPsychology(Harmondsworth:Penguin,1995).

    ④SeeKennethMcLeish,BloomsburyGuidetoHumanThought(London:Bloomsbury1993).

    ⑤⑥《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第115页、第112页、第198页。

    ⑦1415172230StuartHallandPauldeGey,eds.,QuestionsofCulturalldentity(London:Sage,1996),

    P.3,P.1-2,P.2-3,P.4,P.4,P.4.⑧弗洛伊德的自居和埃里克森的同一性,均是i-denticy汉译的不同译法。晚近较常见的译法是“认同”,最近的译法则是“身份”。考虑到国内的不同译文和译法,本文采用了不同的表述,在笔者讨论的文字中均使用“认同”这一概念。⑨⑩转引自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2页,第162页。

    1112《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0页,第311-312页。

    13Agency概念涵义非常丰富,有“机构”、“代理”、“动因”、“中介”等意思。

    16参见霍尔等:《表征》,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9SeeRibertC.DavisandRonaldSchleifer,CriticismandCulture(Essex:Longman,1991),p.84.

    20SeeMichelFoucault,“TheDiscourseonLanguage,”inHazardAdamsandLeroySearle,eds.,CriticalTheorysince1965(Tallahassee:ForidaStateUniversityPress,1986).

    21SeeLawrenceCahoone,ed.,FromModernismtoPostmodernism(Oxford:Blackwell,1996),p.15-16.

    23SeeZygmuntBauman,ModernityandAmbivalence(Cambridge:Polity,1991),p.272.

    24伯格和卢克曼:《社会实体的建构》,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1年版,第169页。

    25霍尔对认同的话语或表意实践的强调,也遭致了一些批评。一些批评家指出,他的这种理论过于突出认同的非物质性实践的一面,而相当程度上忽略了物质环境和实践对认同的深刻影响。

    27EricHobsbawmandTerenceRanger,eds.,TheIn-ventionofTradition(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28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9页。

    29参见拙著:《现代性的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6页。

    31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页。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