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金融危机带给了我们什么
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启…
有感于“有什么意外怨不…
国外的“腐败”事件  常…
“刁民”是我们社会的宝…
享受人生,让我们都活得…
广州市委书记:我们的城…
我们为什么需要法律?立…
我们中国学哪个国家,就…
最新热门    
 
我们将走向何方——关于现代文化的诞生与终结的一些考察

时间:2009-8-8 16:45:29  来源:不详

人的理智好像是,除为了投影外界事物的外形(像)或外界的某些概念而穿小孔以外,完全封闭光线的小屋,两者几乎没有差别。

也就是说,“真实”类似通过小孔进入暗箱的一条光线。光源遥远,看不到在哪儿,可是我们别无选择,不能不通过这个小孔寻求光源(即“真实”)。再加上,莱布尼茨(Leibniz)也一样。他在《单子论》(1714)说:自然世界由“单子”构成,所有的“单子”是独立的,没有跟外部交涉的“窗户”。人只能通过这样的“单子”接触世界。所以莱布尼茨借用从圆锥的顶点窥视的动作描述人和世界的关系,说:“随着圆锥形扩散的光线表示着人的知觉和上帝的视角的差别。”

总的来说,他们追求的是上溯光线寻求光源(即“真实”)的方法,这就是所谓“启蒙”。无论如何,17、18世纪的思想有一个共通的特点。“真实”已经离开人类很远,可是大家都相信“真实”的存在,而且也相信,不屈不挠地追上去,肯定能够抓住这个“真实”。

但是,到了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如上“真实”变为人类永远接触不到的东西。开始是康德主张人永远接触不到“物本身”的时候。他在《什么是启蒙》(1784)说:“启蒙就是人从他自己造就的未成年状态中走出”。这意味着,“启蒙”已经不是寻求遥远的“真实”的过程,而是提高自己精神的行为。歌德说得更明显。他在《彩色论》(1810年)以余像现象为例,说:即使遮盖camera obscura的镜头也看得见投影的像,“它是从属于眼睛的形象而形成的”。这意味着:我们看到的不是“物本身”,只不过是在眼睛里投射的影子。把这样的变化说得最明显的是叔本华。他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1819-1844年)说:“什么是表象?不外是动物的头脑里所发生的很复杂的生理学上的事象。其结果就是头脑里所产生的像或意识。”总的来说,他们说的意思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已经寻不到,只能在人的精神上构成“真实”的影子。

到了这时,文学为了形成“真实”的形象,换句说话,为了让读者感到“真实感”,需要寻求上帝以外的参照系。其中内在的就是“人的灵魂”,外在的就是“现实生活”。根据前者的文学艺术是浪漫主义,根据后者的是现实主义。可以说,这是“现代文学”诞生的瞬间。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体系的重心从欧洲迁移到美国,现代文化又发生了一次转折。这次转折的特点是“都市文化”“大众文化”的诞生,电影的出现是它的象征。19世纪初现代文学形成的时候,“真实”已经成为人类永远接触不到的东西。但是,当中还存在着一种信仰。虽然寻不到客观的“真实”,但是大家还相信构成共通的“真实”的影子的可能性。所以,给读者提供“典型”的“临床例证”让他们感到“真实感”成为现代文学艺术的任务。可是,到了20世纪,大多数人开始怀疑共通的“真实”的影子的存在,认为“真实”是完全属于个人的东西。简单地说:你的“真实”和我的“真实”应该不一样,是每个人自由设定的东西。就这样,文学艺术变成,作者把各自心里形成的意象或理想通过大众传媒传给不特定的读者、听众、观众的东西。从此以后,传达的模式和效率成为文学艺术的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在这一点上,代表20世纪文学艺术的现代主义文艺、马克思主义文艺(普罗文艺)等不同流派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在同一体系上的变奏曲。

抽象艺术的出现是如上文化转折的典型的例子。我说过,19世纪“写生”出现以后,通过模仿现实,给观众提供某种“典型”的“临床例证”,让他们感到“真实感”,成为现代美术的一个重要的任务。那么,理所当然,最重要的不是艺术表现而是艺术所根据的现实。所以,20世纪的艺术,把脱掉模仿现实的束缚、恢复艺术表现本身的价值,当作很重要的目的。换句话说,对20世纪的艺术,只有不通过模仿现实,直接把自己心里的艺术形象给观众传达,才能实现理想的艺术模式。抽象艺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诞生了。

 

四、我们将走向何方?—“现代”的终结?

现在我们已经进人21世纪。不过,在文学观上,我们受到的19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的束缚还很强。比如,2001年上半年获得芥川文学奖的作家青来有一在纪念授奖的随笔上说:“明明是虚构的小说有时含有铭刻在心的真实……”。但是,现在,你看小说的时候,是否有这样的经验:显然作家写得很写实,读后却感到它无非是一个假设的故事。或者,有时候脑子里涌上这样的感想:对审美来说,文学和其他领域的作品,比如电影、电视、漫画、动画、电子游戏等等,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是这样,这是否意味着19世纪以来让读者感到“真实感”的文学,可能发挥不了原有的那么大的力量,或者,19世纪以来的文学可能占领不住原有的那么特殊的地位了。换句话说,目前我们可能碰到文学的“真实”最后消灭的瞬间,19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有可能走到了尽头。我们面临的全球化,在文化的角度来看,真正的意义可能是所谓现代文化的终结。

当然,上面描述的假说既太简单,又很粗略。这都是只有就具体的事象一一研究才能弄明白的事。我只是觉得,我们可能面临19世纪以来最大的文化转折,不过因为处于变化的漩涡当中,看不清转折的整体面貌。但是我们是否已经感觉到它的预兆或端绪?

就这一点来说,冷战结束以后,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开始的后现代文学艺术的实验,或者对古典文学艺术的新的解读,可以说是为了突破“现代”的尝试之一。目前,还看不清这样的活动能不能突破“现代”的束缚,也看不清万一突破我们能跑到哪里去。不过,我相信,就每个具体的现象具体地研究下去,有可能看到新世纪的东亚文化的前景,这就是留给我们和年青一代研究者的任务。

 

注释:

①  了这些以外,鲁迅的《狂人日记》的叙事还设有各种各样的机关,让读者能够感到“狂人的独白呼可能是真实,而且是跟自己有关系的真实。对这一点,《狂人日记》可以说是值得称为第一篇现代文学的作品。关于现代文学的形成和鲁迅《狂人日记》的现代文学因素,请参照如下文章:千野拓政《文学忆近代套感匕石七誉—每迅(狂人日记>七“语r)”v)979于一)((接毓2001).梦。匕书房,2001,东京).(声、语9刃场、.)xA》((接貌2001》,t} 7匕书房,2001,东京);(对文学感到现代的瞬间》,《奋迅的世界世界的普迅》所收(远方出版社,2002年,上海);《现代文学在中国的诞生》,《中国文化的传授与开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所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香港)o

②Erich Auerbach, Mimesis. Wirklichkeit in der abendlan-dischen Uteratur(1946)0日译:《三才一三又—日一口.Y.,1jC李‘:silt石现实描写—)(裸田一士。力,献、筑摩舍房、1976年)。

③有关于"camera obscura”和17、18世纪思想家的论述,请参照如下著作:Jonathan Cray, Techniques of访。Ohserver.。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Nineteen Century(1992,The MITPress,October Hooks旧译:《观察者の系谱—视角空简内变容七毛犷二于才)(邃膝知巳祝、十月社、1997年)。’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