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
谈谈唐诗里的“胡气”
论义山诗之理事情
最新热门    
 
寒山诗里的马祖与石头

时间:2009-8-8 16:45:37  来源:不详

  起心动念、弹指罄、咳扬眉,因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第二主宰。如面作多般饮食,一一皆面,佛性亦尔。全体贪瞋痴,造善恶、受苦乐故,一一皆性。……贪瞋烦恼并是佛性。佛性非一切差别种种而能作一切差别种种。意准《楞枷经》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与造一切起,生受苦乐与因俱。又云:“佛语心。” 又云:“或有佛刹,扬眉动睛,笑欠声咳,或动摇等,皆是佛事。”故云触类是道也。

  (3)马祖道一  《广录》35

  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长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吃饭,言谈只对,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

  (4)紫玉道通禅师  《五灯会元》卷三

  公又问:“如何是佛?”师唤:“相公!”公应诺。师曰:“更莫别求。”

  案:紫玉道通禅师唤“相公”,乃是让学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应声回答之后,领悟自己的反应就是佛性本身,也即佛性的“作用”。学人无意识的回答,正是出于茫然,却也是出于活泼泼的直觉,出于自然。可见佛性亦是自然。

  (5)章敬怀晖禅师  《五灯会元》卷三

  僧问:“四大五蕴身中,阿那个是本来佛性?”师乃呼僧名,僧应诺。师良久曰:“汝无佛性。”

  案:其僧未自觉显于“应诺”作用之上的自己的佛性。此亦是寒山子所谓“相逢不相遇”之例。因此章敬禅师批评他等于“无佛性”。

  “性”者,在禅宗看来,即佛性,或曰心性,又云心王、本心等等。前文所言及的禅宗核心问题之一的“祖师西来意”的答案,归根究底也在一个“性”字上。然而,“即心即佛”思想的传播也容易使得那些稍有探究欲的信众们产生一个困惑(如本节材料4、5):既然佛就在自己心中,或者说自性即佛性,那么为什么体验不到它的存在,或者怎样证明它的存在呢?

  这个问题很难。一来,禅家一向宣称,心性同其它一切一样,本自虚空无物,就像本篇所引寒山子《可贵天然物》一诗,其中就对“心性”有这样的描述:“觅他不可见,出入无门户。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处。”既然无形无质,又怎能把捉得住?二来,禅家又一贯认为,佛性不可言说,所谓“说似一物即不中”,言语只会蒙蔽事实,真理蒙尘,离大道愈远,寒山诗《报汝修道者》不云乎:“人有精灵物,无字复无文。”

  然而“性”却有“作用”。如寒山诗所云:“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处。”“性”不可见,却可从“作用”中见之。这也是禅师们接引学人“明心见性”所采用的普遍方法。具体说来,寒山诗中有一句话概括得很好,叫“呼之历历应”。即趁学人不备,兀然唤其姓名,学人必应声作答,这也是人的本能反应——就在这一唤一答中,禅师已不落言筌地给出了答案:你听见呼唤,你回应呼唤, 此二举皆是出于你无意识之渊薮,或曰本心之流露;而这“无意识”的“本心”正是你的“心性”,你心灵的“天然物”和“精灵物”,你独一无二的自家宝藏!而这也是“性在作用”的真义。

  “性在作用”可以认为是禅家对虚空却至关重要之“性”的存在,所作的一种证明和诠释,同时也是一种维护其教义合理性的实证主义手段。——因为在广大信众看来,唯其可闻可见可感,“性”乃至整个禅宗,才具有慑服力——故“性”必须自显,以求自证,然后方可服众。这一点,从材料1中见得最明显不过。王起初并不信服达磨的话,是因为“性”这一字太过玄奥虚幻。但当达磨告之以人之种种行为观感皆是“性”之作用时,不可捉摸的“性”一下子变得可知可感了起来,活泼生动了起来,让人很容易就信服。于是,“王闻偈已,心即开悟,悔谢前非,咨询法要,朝夕忘倦,迄于九旬。”

  值得注意的是,达磨以言语开示“性在作用”,说明“性在何处”的做法在后世禅师处被改革掉了。禅机时代,大师们仅以一呼一答之巧妙设计,让学人在直觉体验中感受到“作用”背后的“性”,是为一种更贴近自然的接引之法。这种改革,是基于佛教在中国传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信众的理论水平、领悟能力大大提高后的一种尝试,也是禅宗在接引方式(禅机)方面进入全新时代的一个侧面的证明。当然,不少人因这一唤一答而了然开悟,保不住也有那不得开解的(如材料5中的那一僧),禅师将此等后者批曰“无佛性”,即无慧根者。这也是寒山诗中所谓“相逢不相遇”的例子。

  寒山的《可贵天然物》和《报汝修道者》二首诗,正是言“性在作用”之观念。它们一一描述了何为“性”,何处有“性”以及“性”之种种特质,最后还涉及了禅师在这一问题上如何接引学人,学人又有难以体会“性”的情况等种种。

(五) 主人公

  《寒山诗注》第136首《世有一等流》:

           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头。

           出语无知解,云我百不忧。36

           问道道不会,问佛佛不求。37

           仔细推寻著,茫然一场愁。

  《寒山诗注》第240首《世有一般人》:

           世有一般人,  不善又不恶。

           不识主人公,38 随客处处转。

           因循过时光,  浑是痴肉臠。

           虽有一灵台,39  如同客作汉。

     相关的禅宗思想史料:

  (1)东寺和尚  《祖堂集》卷十五

  每曰:“自大寂禅师(马祖)去世,常病好事者录其语本,不能遗筌领意,认即心即佛外无别说;曾不师于先匠,只循影迹。且佛于何住,而曰即心?心如画师,贬佛甚矣。”遂唱于言:“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剑去远矣,尔方刻舟。”时号东寺为“禅窟。”

  案:本寺如会偈曰“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云云,看似是与马祖禅的“即心即佛”大唱反调,然细读其后的“剑去远矣,尔方刻舟”两句,方知这实非剑指马祖之论,而是讥讽后人泥守“即心即佛”,歪曲前人真义之词。

  所谓“心不是佛”,言心等同于万物,本相也是虚幻不实,故无所谓“即心”更无所谓“即佛”若定要执著于“即心即佛”,则与般若空观相悖;“智不是道”,则是批评运用理智去追踪清净心,以观念(“即心即佛”等教条)去“即”(够触)佛性的习诵者。马祖之言“即心即佛”,是为止人们的“向外求驰”病,教人反心自视,不假外求,识得“自家宝藏”,从而获得解脱;却未想世上的这般人,虽不复向外苦觅,却又堕入执著于语言、执著于观念、执著于教条的新一轮苦海,愈发不得解脱。佛家素来讲求“无念”、“无住”、“无执”,禅宗更是要求破除一切偶像和经典,因为观念和经典一样,本是方便度人,到达心灵彻悟之彼岸的舟楫,到岸弃舟,悟道忘言,理所当然之事。而如今习诵者泥守一句“即心即佛”,以为得真义,殊不知此正如弃岸而抱舟,得言而忘道了。如会所批评的“刻舟求剑”正是这种禅宗最反感的教条主义倾向。

  (2)南泉和尚  《祖堂集》卷十六

  ……江西和尚说即心即佛,且是一时间语,是止向外驰求病,空拳黄叶止啼之词。所以言,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如今多有人唤心作佛,认智为道,见闻觉知皆云是佛。若如是者,演若达多,将头觅头,设使认得,亦不是汝本来佛。若言即心即佛,如兔马有角;若言非心非佛,如牛羊无角。你心若是佛,不用“即”他。你心若不是佛,亦不用“非”他。有无相形,如何是道?所以,若认心,决定不是佛;若认智,决定不是道。……

  案:最后一句“所以,若认心,决定不是佛;若认智,决定不是道。”义同于材料(1)中东寺和尚所言:“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又,《五灯会元》卷三,南泉普愿禅师。

  师有时曰:“江西马祖说:‘即心即佛’,王老师(南泉俗姓王,自指)不恁么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么道还有过吗?赵州礼拜而出。

  时有一僧随问赵州曰:“上座礼拜便出,意作么生?”州曰:“汝却问取和尚。”僧乃问:“适来谂上座,意作么生?”师曰:“他却领得老僧意旨。”

  案:事实上,《景德传灯录》卷六中马祖也曾亲口承认,“即心即佛”是“为止小儿啼”——即防止人们向外驰求的权宜语;此处南泉对老师“即心即佛”的解释无疑是禀尊师意的——“江西和尚说即心即佛,且是一时间语,是止向外驰求病,空拳黄叶止啼之词。”

  “空拳”一语见《宝积经》卷九十:“若以空拳诱小儿,亦言有物令欢喜,开手空拳无所见,小儿于此复号啼”;“黄叶”一词见《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黄叶与之言:‘莫啼莫啼,我与汝金,婴儿见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黄金非实金也。”

  所以,“即心即佛”只不过是引渡众人的“空拳”和“黄叶”,一时方便的权宜之词而已,并不是什么宝藏或真金。待得众人懂得,不再向外驰求而反观自心之时,马祖亦不再道“即心即佛”而是进一步说那充满了般若空智慧的“非心非佛”了。此处南泉说“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实与其师马祖后来的“非心非佛”说等义。乃教人放弃对“即心即佛”的信仰和执著。

  (3)东寺和尚  《祖堂集》卷十五

  师问南泉:“近离什么处?”对曰:“近离江西。”40师曰:“还将得马大师真41来否?”对云:“将得来。”师云:“将来则呈似老僧看。”对云:“只是这个。”42师云:“背后底。”南泉登时休。

  案:“只这个汉”、“只这个是”皆是马祖门下机锋语,言下之意为“我就是我”、“这样就是这样”、“我当下的见闻知觉即是佛性即是祖师西来意”。它们背后的理论支撑就是十分强调当下性的“作用是性”,而最深的潜台词还是“即心即佛”。因为,“只这个是”、“作用是性”和“即心即佛”从理路上本就是相通的,本来就是马祖禅一大体系中的几个推论而已。

  这里,东寺如会问南泉,从马祖处学得些什么来,南泉就以“只这个汉”答复他。于是如会进一步问南泉:“(你这个答案)背后的(另一个真正答案)呢?”南泉一时语塞。

  可见,在如会看来,以“即心即佛”、“作用是性”为潜台词的“只这个汉”绝非真如佛性、本心本性的终极答案,因此南泉的回答并没有真正触碰到问题的实质核心。所以,如会还会作进一步的追问,问“即心即佛”背后的那个答案是什么?这个追问,其实也就是对“本心、本性、佛性(寒山诗中的“主人公”)究竟是什么”的追问。南泉还阻留在“即心即佛”的阶段,当然无法回答了。

  (4)长沙景岑禅师  《五灯会元》卷四

  有客来谒,师召“尚书”,其人应诺。43师曰:“不是尚书本命。”曰:“不可离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