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
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
抱利器而无所施——试论…
试论古代汉语中的“谓语…
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
古代文学论文《试论中国…
试论《恒先》的“自生”
最新热门    
 
试论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的衰歇

时间:2009-8-8 16:46:12  来源:不详
国故运动的兴起、发展与流衍》,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1年。其中,陈以爱对“整理国故运动”从兼顾贯通到专重考据的脉络疏理,尤为深刻精详。

[4] 曹聚仁:《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1925年12月30日),许啸天编《国故学讨论集》第1集,上海书店,1991年影印,第94页。

[5]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03页。

[6] 胡厚宣:《我和甲骨文》,《书品》1997年第1期。

[7]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岳玉玺等编《傅斯年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4、181-181页。

[8] 朱家骅、傅斯年:《致李石曾、吴稚晖书》(1927年5月16日),《傅斯年全集》第7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01页。

[9] 傅斯年:《致胡适》(1926年8月17、18日),杜春和等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68、1264页。

[10] 傅斯年:《与顾颉刚论古史书》,《傅斯年选集》,第159页。

[11] 傅斯年:《考古学的新方法》(1929年11月19日),《傅斯年选集》,第184页。

[12]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傅斯年选集》,第192页。

[13] 关于傅斯年对胡适的影响,王汎森《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一文论述甚详,收入氏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 胡适:《致傅斯年》(1926年8月24日),王汎森等整理《史语所藏胡适与傅斯年来往函札》,耿云志主编《胡适研究丛刊》第3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第310—311页。

[15]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5册,1929年6月3日条,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29页。

[16]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三联书店,1998年,第169页。他还说:“时适之在北大,已不授中国哲学史,而改授中国白话文学史”(同上,第167页)。关于胡适在汉、宋学之间的时常依违,陈以爱曾有深刻描绘,详参其撰《学术与时代》相关章节。

[17]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29页。

[18] 胡适:《傅孟真先生的思想》,王为松编《傅斯年印象》,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81页。

[19]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1926年4月20日),《我与古史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8页。

[20] 关于民国“史观学派”概况,可详参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下册,香港中文大学,1988年;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1] 梁启超:《新史学》,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86页。

[22]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132页。不过,就在此年,梁启超的史学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该年底,他说:“我们既承认历史为人类自由意志的创造品,当然不能又认他受因果必然法则的支配,其理甚明。”他还表示:“历史现象最多只能说是‘互缘’,不能说是因果。”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及修正》,《梁启超选集》,第810-811页。

[23] 缪凤林:《中国民族西来辨》,《学衡》第37期,1925年1月。

[24] 缪凤林:《历史与哲学》,《史地学报》第1卷第1号,1921年11月。

[25] 陈训慈:《史学蠡测》,《史地学报》第3卷第1、2合期,1924年4月(实7月出版)。

[26] 柳诒徵:《国史要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3页。

[27] 朱谦之:《历史哲学大纲》,上海民智书局,1933年,第17页。

[28] 朱谦之:《历史科学论》,《现代史学》第2卷第3期,1935年1月。

[29] 常乃德:《历史与历史观念的改造》,黄欣周编《常燕生先生遗集》第1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226-227页。

[30] 常乃德:《史观的意义及其可能性》,《常燕生先生遗集》第1卷,第236、251页。

[31]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史观”都主张探求“历史公例”,如何炳松便说:“世之习史者,不谙史学之性质及其困难,妄欲以自然科学之方法施诸史学,以求人群活动之因果,或欲以社会学之方法施诸史学,以求人群活动之常规。其言似是,其理实非。”何炳松:《历史研究法》,刘寅生、房鑫亮编《何炳松文集》第4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页。

[32] [美]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33] 李大钊:《史学要论》(1924年5月),韩一德、姚维斗编《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35页。

[34] 李大钊:《史学与哲学》(1923年4月),《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83页。

[35] 李大钊:《研究历史的任务》(1923年11月29日),《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93页。

[36] 李大钊:《史学要论》,《李大钊史学论集》,第212、210、201页。

[37] 不过,顾颉刚例外。相对而言,他较为注重“义例”与“因果”的探求。

[38] 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选集》,第107页。

[39] 傅斯年:《闲谈历史教科书》,《傅斯年全集》第4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310-311页。

[40] 胡适:《答杨尔璜》(1932年4月27日),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69页。

[41]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导言》(1935年9月),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第243页。

[42] 胡适:《答陈独秀先生》(1923年11月29日),《胡适文存》二集,黄山书社,1996年,第160页。

[43] 胡适:《答杨尔璜》(1932年4月27日),《胡适书信集》上册,第569页。

[44] 顾颉刚:《古史辨第四册顾序》(1933年2月12日),《我与古史辨》,第158-159页。不过,顾颉刚同时也承认:“研究古代思想及制度时,则我们不该不取唯物史观为其基本观念。”他并且还认为:“我们的‘下学’适以利唯物史观者的‘上达’;我们虽不谈史观,何尝阻碍了他们的进行,我们正为他们准备着初步工作的坚实基础呢!”

[45] 刘节:《<古史辨第五册>序》,《古史辨》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第2-3页。

[46] 傅斯年:《<史料与史学>发刊词》(1943年),《傅斯年全集》第4册,第356页。陈述即曾对自己撰写的文稿“屡曾删改,仍狠涉史论之嫌”,参见陈述:《致陈垣》(1935年12月22日),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21页。

[47] 周谷城:《中国通史》上册,上海开明书店,1939年,第2页。

[48] 杜维运:《史学与社会科学论集》,台湾明文书局,1983年。

[49]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第524页。

[50] 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章氏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37页。

[51] 焦循:《与刘端临教谕书》、《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清]焦循:《雕菰集》,中华书局,1985年(据丛书集成初编本)影印,第215页、212-214页。

[52] 凌廷堪:《大梁与牛次原书》,[清]凌廷堪著、王文锦点校《校礼堂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200页。

[53] 段玉裁:《博陵尹师所赐朱子小学恭跋》,[清]段玉裁:《经韵楼集》,《段玉裁遗书卷八》,(台北)大化书局,1977年影印,第14页。

[54] 方东树:《汉学商兑》,江藩等著《汉学师承记(外二种)》,三联书店,1998年,第276页。

[55] 沈垚:《与张渊甫》,《落帆楼文集》卷八,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22页。

[56] 钱基博即分析:“既而民国兴,章炳麟实为革命党;又能识别古书真伪,不如桐城派学者之以空文号天下!于是章氏之学兴,而林纾之学熸!纾、其昶、永概咸去大学;而章氏之徒代之”,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傅道彬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钱基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2页。

[57]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胡适文存》二集,第4页。

[58] 朱自清:《那里走·我们的路》(1928年2月7日),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4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40页。

[59] 程会昌(千帆):《论今日大学中文系教学之蔽》,《斯文》第3卷第3期,1943年2月。

[60] 孙德谦:《评今之治国学者》,《学衡》第23期,1923年11月。

[61] 柳诒徵:《历史之知识》,柳曾符、柳定生选编《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3页。胡先骕便曾回忆说:在当时“一般关于史学的研究,亦集中于史料或小问题之探讨”的风气中,柳诒徵却在东南大学力倡“史实之综合与推论,其精神与新汉学家不同”,胡先骕:《梅庵忆语》,《子曰丛刊》第4辑,转引自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7页。

[62]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历史研究法》,第334-336页。

[63] 侯外庐就说:“整整一年期间,报纸副刊和杂志上几乎成为戴学的天下,在‘整理国故’的风气之下,戴学最为出风头。”侯外庐:《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上册,生活书店,1947年,第387页。

[64] 王国维:《聚珍本戴校<水经注>跋》,《观堂集林》第2册,中华书局,1959年,第580页。陈以爱在其撰《学术与时代》一文中,对王国维何以“攻戴”曾有十分新颖精当的论述。

[65] 孙敦恒:《清华国学研究院纪事》,葛兆光主编《清华汉学研究》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

[66] 萧一山:《为清代通史批评事再致吴宓君书——并答陈恭禄君》,《国风》第4卷第11期,1934年6月。

[67] 熊十力:《纪念北京大学五十周年并为林宰平祝嘏》,《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特刊》,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第28页。

[68] 熊十力:《读经示要》,高瑞泉编选《返本开新——熊十力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192页。熊氏还说:“我深信读经之难,不仅在名物训诂。训诂弄清了,还不配说懂得经。这是我殷勤郑重向时贤申明的苦心。”《读经示要•与某报》,同上,第247页。

[69] 陈啸江:《建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