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狐评古典小说《镜花缘》
从小说《五行神话》说阴…
论章回小说中的人格悲剧
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
明清小说与民间秘密宗教…
疑《水浒传》前半部撰于…
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回顾…
《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
从《黄鹤楼》到《甘露寺…
《西游记》:从小说向影…
最新热门    
 
武侠小说发端于何时?

时间:2009-8-8 16:47:26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中国的武侠小说发端于何时?这是武侠小说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学术界有“先秦说”、“两汉说”、“六朝说”、“唐代说”等多种观点。本文一一论析了这些看法,并在提出衡定武侠小说四条标准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发端可定为东汉末年,最早的武侠小说是《燕丹子》,并且申述了具体的理由,同时对《燕丹子》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它的思想、艺术、对后世小说的影响等问题作了较为细致的阐述。 

【关键词】 武侠小说/发端/东汉末年/燕丹子


   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目前,走近这道风景线观光的游人越来越多,神州大地刮起的一股“武侠小说热”,正方兴未艾,势头很猛。
    汗牛充栋般的各种武侠小说集,正在日夜狂轰滥炸,挤兑着人们的眼球,数以万计的武侠电影、电视剧和它们的碟片、光盘等,正和“主旋律”的文艺作品一起,走进人们的业余生活;稚气未脱的“武侠迷”们也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地摊和网吧中,经常乐而忘返;以武侠小说名家命名的武侠“茶馆”已经开张,“有限责任公司”也已挂牌西子湖畔,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的不在少数……。
    这股“武侠小说热”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至今已有近二十个年头。由于媒体、出版家和企业家的推波助澜,近来还看不出有走向衰落的迹象。相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它又高擎市场经济的大旗,正大步迈进在产业化的新征程中。
    回顾武侠小说近二十年走过的学术之路,我们还是颇感欣慰的。尤其是对古代游侠和新派武侠小说名家(包括传记和作品)的研究,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不可否认,从总体上说,我们对武侠小说的研究,还显得过于薄弱。特别是对一些读者甚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似乎还注意得很不够。本文拟对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问题,也即“武侠小说发端于何时?”的学术命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武侠小说发端于何时?
    中国武侠小说究竟发端于何时?对此问题的回答,目前的学界大约有四种观点。
    (一)先秦说。
    其首倡者是美国学者刘若愚先生,他在《中国之侠》(THE CHINESE KNIGHT-ERRANT)一书中说:“把历史上的游侠写进小说,最早大概要数《燕丹子》,有人认为这部小说是公元前三世纪的真品,由太子丹的门客编写。”持此观点的还有罗青先生。他认为《庄子·说剑》是“涉及武侠的长篇作品”,“最接近现代小说规模。”
    (二)两汉说。
    持此观点的主要代表是王海林先生,他在《中国武侠小说史略》一书中认为,汉代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的“郭解事迹”和《吴越春秋》中的“越女试剑”(有人又把它定名为《老人化猿》)的故事,己足“可以视为武侠小说。”
    (三)六朝说。
    持此观点的是海外学者崔奉源先生。他在《中国古典短篇侠义小说研究》一书中说,中国小说“始于魏晋志怪”,而它们当中其实已有“很标准的侠义小说。”
    (四)唐代说。
    持此观点的是我国台湾学者叶洪生先生。他在《中国武侠小说总论》一书中说:“从唐人传奇在文学史上领一代之风骚起,武侠小说即开始萌芽。”
    以上四种说法,皆转引自徐斯年的《侠的踪迹》一书。学者们各持己见,聚说纷纭,迄今尚未达成共识。其重要原因是缺乏对武侠小说作品判定标准的把握。我认为,明确这一点,是极有意义的。我们如果对武侠小说作品的标准还不明了,又如何能判定其发端呢?
    我以为,要判定某篇作品是武侠小说,起码要符合以下四条基本标准。
    (一)武。作品中要有兵器,尤其是早期的武侠小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人物行动的道具。离开了它,我们很难把它称为武侠小说,也不容易把它和其它样式的文学作品区别开来。
    (二)侠。作品中要有武侠人物。所谓武侠人物,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应具有“扶弱抑强,见义勇为”等基本的侠义精神,他们属于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系士林的性情中人。
    (三)小说。作品中要有故事、有情节,符合叙事文学的基本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历史著作相区别,在创造人物、描写环境和叙述故事发展时,应有某种程度的艺术虚构,不能完全照搬真实的历史。
    (四)独立成篇。既然称为武侠小说,应是独立的文学作品。那些依附在历史著作中的,或者是诸子著作中作为作者说理而列举的比喻、寓言和人物故事等,是很难称得上是“武侠小说”的。
    诚然,判定武侠小说是否成立的标准还有很多,但这四条,无疑是最基本的。离开了它,我们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学之海中就会迷航。
    下面,我们试把学者们论述武侠小说发端的四种观点简单地剖析一下。
    先说“先秦说”。
    刘若愚先生提到的《燕丹子》小说,我们将会在后面作详细说明。此处暂不赘述。不过,说“这部小说是公元前三世纪的真品”,恐怕是猜测之辞。据笔者的意见,此小说大约撰成于东汉末年。作品旧题是燕太子丹撰,显然是作者的假托。翻检历史文献,其最早的著录见于《隋书·经籍志》:“燕丹子一卷”。而《汉书·艺文志》未录。因此我们可以推定,它在班固的时代尚未成书。东汉时,王充的《论衡·感虚篇》和应劭的《风俗通义·正失篇》都有太子丹受质于秦,后逃归燕国的怪诞记载,与今天我们所见的文本文字有较大不同,可见,此时这部小说尚未定形;而西晋之张华的《博物志》中的文字,除个别字句外,却与今本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小说《燕丹子》的写定,乃在魏晋以前,或者说是东汉末年。今存《燕丹子》三卷,乃从《永乐大典》中抄出,其内容与一卷本全同。刘若愚先生的“先秦说”,其主要的缺陷恐怕在于对《燕丹子》成书时代的误判。
    至于罗青先生提及的《庄子·说剑》,看来要认定它是一篇武侠小说作品,存在着许多困难。
    《说剑》的作者不是庄子,而是他的门人或是崇拜者。文中多次直呼其名曰“庄子”,就是例证。它成于何时,还应探究。
    更重要的是,《说剑》不是一篇独立的文学作品,其体裁被作者冠以“杂篇”,而从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它和《庄子》中的其它作品一样,是一则说理文或曰论说文。叙写庄子受太子之命,前往赵王府劝说赵文王停止门人间的斗剑。庄子在执行劝剑的使命时,为了加强说服力,提到了“剑道”,并以剑作比喻,力图达到目的。所以,说《说剑》是一篇武侠小说,甚至认为它是“涉及武侠的长篇作品”等,显然缺乏充足的理论依据。
    不过,从武侠小说史的发展来看,《说剑》在说理作比的过程中留下的若干有关游侠之“剑”、“武”等的珍贵资料,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一,《说剑》展现了王公贵族“养游侠私剑之属”的真实情形。其文开头就说:“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正是在这种危难时刻,太子要庄子前去劝剑。庄子既至,“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最后,赵文王接受了庄子的劝说,“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1]唐代陆德明之《经典释文》于此引述司马彪的话说:“忿不见礼,皆自杀也。”上引的这节文字中,一方面以赵文王“喜剑”为例,说明当时养“私剑”的真相。他有“剑士”和门客三千余人,天天练武,不惜草菅人命,造成了“国衰”的严重后果。当时游侠之盛由此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剑士”们暴勇好斗的性格特征。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任侠”,而只要是为了博取主子的欢心,牺牲个人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第二,《说剑》强调了“剑”和“剑术”在武侠中的重要性。文章写到庄子佩宝剑,穿剑服去见赵文王时,遭到询问,话题乃从“子之剑何能禁制”开始。庄子张口就滔滔不绝说:“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2]然后大谈什么“天子剑”啊、“诸侯剑”啊、“庶人剑”啊,等等,在其一番大谈剑道的“高论”下,赵文王被说服了。从这类文字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当时剑术的高明,游侠的技击水准已达到相当的高度,而且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性之总结。另一方面,以剑来治国,也表明“武”在社会中的作用已和政权的巩固相连接,对后世武侠小说的发展有所裨益。

    第三,《说剑》开创了人物形象描写的先例,为武侠小说中的人物登上文坛作了预演。作者在文章中借用太子之口说:“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3]唐人成云英对此解释说:“发乱如蓬,鬓毛突出,铁为冠,重下露面。曼胡之缨,谓屯项抹额也。短后之衣,便于武事。瞋目怒眼,勇者之容,愤然窒胸,故语声难涩。斯剑士之形服也。”这就把武侠人物的形象描写具体化了。后世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虽然面目迥异,千变万化,但其最早的源头却来自于庄子的《说剑》。这也说明《说剑》在武侠小说史研究中是不应该被人遗忘的。

    尽管如此,倘把武侠小说的发端归结于《说剑》,也是很难服人的。我们不妨把它的出现,说成是“孕育了武侠小说的产生”,似乎更加符合实际。

    下面再说“两汉说”。

    王海林先生把《史记·游侠列传》之“郭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