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六爻预测学理论上经验和…
中国风水是否有科学理据
在家里摆一张“文昌书桌…
如何查找自己的“文昌位…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萨满文学的状况
民间文学学科向何处去?
刘锡诚:新世纪民间文学…
最新热门    
 
“文学理论学”构建刍议

时间:2009-8-8 16:47:52  来源:不详
。对象的“本体论”说明,最好在对于对象的方方面面进行充分研究之后得出来并加以表述。这一要求,同主张把“什么是文学理论”问题放在整个结构系统的前面加以论述,是不矛盾的。
    “文学理论学”体系,严格地说不应是“框架”式的,而应是“延展”式的。它应当从一个“元因素”(或“元概念”)出发,让理论在思维的轨道上自由而缜密地行进,最后完成其体系构建。这个“元因素”(“元概念”)或“逻辑起点”,可以定在“话语”上。因为,自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来,“话语”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理论自觉,“话语分析”已经变成许多人文社会学科的新突破口。对文学理论来说,是“话语”使它的特性显露出来并固定下去,是“话语”使之成为认识它的重要中介,成为它的从无到有的标志。因此,“文学理论学”可以从话语论到认识论,继而再深入到知识论和本体论,循序渐进地思考文学理论如何把握文学,如何进行言说,如何形成体系,如何发生变化的。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文学理论”及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就会得到合理地解决。
    不可否认,在“后现代”抛弃整体性、同一性、价值性,主张“去中心”、“非同一”、“多元化”的语境下,“文学理论学”作为学科有被诟病为所谓“宏大叙事”之嫌。因为它确是欲求得一套被普遍承认的包罗广泛的关于文学理论的理性认识,并使之成为各种文学理论体系的知识来源或学理依据。加之,理论上的“宏大叙事”不可能同时解决知识性与实践性两个方面的问题,理性的认识在付诸实践过程中的变型又不可避免,因此,“文学理论学”的意义也许会受到某种损害。
    不过,我认为这只是问题的次要方面,还要看到问题的主导方面。文学理论可以“还原”、“求真”的观念即使真的更多地被“阐释”、“重构”一类说法所取代,但在关注文学理论现象关联性的同时也注意其非关联性,在关注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性的同时也注意其发展的偶然性和选择性,却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学术研究毕竟是理性的,用某种所谓“宏大叙事”来理解和阐释文学理论及其历史,仍然是现代学者可以认同的合理方式。道理并不深奥:对小的时空范围要有小的叙事,对中等的范围要有中等的叙事,对大的范围要有大的叙事。当人们不满足对某一作家、作品的理解,不满足对某一类文学理论来龙去脉的把握,而是要知晓整个文学理论的性质、特征、线索、脉络、趋势、内在联系和变动法则的时候,这种观察视角就决定了不能不变得宽阔与恢弘。毋庸置疑,在文学理论研究上,哈贝马斯似的“交往共识”理想,同样是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 〔德〕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M].李文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3] 〔英〕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M].刘珺珺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4] 〔荷〕佛克马,易布思.20世纪文学理论[C].林书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5] 王先霈,王又平.文学批评术语词典[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6] 〔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 〔英〕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 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