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汉语是世界最先进的语言
10年内全世界爆发一场世…
最新热门    
 
世界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从莱布尼茨到歌德

时间:2009-8-8 16:48:04  来源:不详

           一

    莱布尼茨(1646-1716),是近代德国的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尽管
当时的德国社会比英国、法国要落后得多,资本主义制度尚未形成,但
是由于莱布尼茨知识渊博,思想上积极进取而不保守,能够及时地接受
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思想,又对中国古代哲学怀有特殊的兴趣,吸取
了不少有益的营养,使他成为当时德国的一位思想先导。费尔巴哈曾用
这样的话评价他:“在学识渊博方面无与伦比的天才,是求知欲的化身,
是他那个时代的文化中心”(《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第2卷,第15
页)。
    莱布尼茨的哲学著作翻译成中文的有《单子论》和《人类理智新论》
等。他所处的时代是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哲学思想中受到荷兰哲学家
斯宾诺莎的影响,主张现象界的背后有永恒的实在世界,思维实体和物
质实体都统一于神这个唯一的实体,而神即是自然。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原理,就是把组成复合物的单子看作精神性的实体,这就使他的哲学蒙
上了神秘的色彩。但单子论毕竟不是神学理论,莱布尼茨心目中的上帝
也不是基督教的人格神,上帝的唯一作用是预先给世界确定下秩序,以
后并不干涉世界的发展。用莱布尼茨的话说,“神借此已一劳永逸地使
一切事物都确定了,而并不损害这些创造物的自由”(《莱布尼茨与克
拉克论战书信集》,第64页)。在当时欧洲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思想反
映了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发展的科学愿望。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莱布
尼茨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当我们看到他的哲学思想中还未摆脱神学
束缚的时候,也要看到他力图摆脱神学束缚的哲学努力及其获得的中间
性成果。
    莱布尼茨就是在这种哲学追求过程中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17、
18世纪来华的耶稣会士已经把大量的中国思想、文化介绍给了欧洲。莱
布尼茨认真地研究和分析了这些材料,并与几位传教士长期保持交谈、
通信联系,使他有条件对中国文化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莱布尼茨把在
华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报道和信函编辑成《中国近事》一书,并为该书
撰写了“序言”,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化的观点和看法。反对
利玛窦传教方式的在华耶稣会士龙华民写了《论中国人的宗教》一书;
莱布尼茨不同意他的观点,在《致德雷蒙的信:论中国哲学》一文中对
龙华民进行了批驳,很具研究价值。
    莱布尼茨首先旗帜鲜明地提出:“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
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
的东方的欧洲——支那(人们这样称呼它)。我相信,这是命运的特殊
安排。大概是天意要使得这两个文明程度最高的(同时又是地域相隔最
为遥远的)民族携起手来,逐渐地使位于它们两者之间的各个民族都过
上一种更为合乎理性的生活”。这就把欧洲文化和中国文化作为理性生
活的文化整体一视同仁对待,为他的世界文化意识的创建提供了前提和
基础。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莱布尼茨的世界文化意识不是悬空的一种主
张,而是有具体文化内涵和根基的。
    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及强调的重点都很明确,“在中国,在
某种意义上,有一个极其令人赞佩的道德,再上有一个哲学学说,或者
有一个自然神论,因其古老而受到尊敬。”从自然神论角度分析认识中
国古代哲学,比较接近中国古代哲学的实际,证明了莱布尼茨的学识功
力。事情还不止于此,从这一角度来对待中国文化,比较易于与欧洲文
化沟通,反映了莱布尼茨建构统一的世界文化意识的意图、需要,他说:
“我认为,由中国派教士来教我们自然神学的运用与实践,就像我们派
教士去教他们由神启示的神学那样,是很有必要的。由此我想到,如果
不是因为基督教给我们以上帝的启示,使得我们在超出人的可能性之外
的这一方面超过他们的话,假使推举一位智者来裁定哪个民族最杰出,
而不是裁定哪个女神最美貌,那么他将会把金苹果交给中国人”。从这
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充分肯定。因此
他说:“无疑中华帝国已经超出他们自身的价值而具有巨大的意义,他
们享有东方最聪明的民族这一盛誉,其影响之大也由此可见”。“相隔
遥远的民族,相互之间应建立一种交流认识的新型关系。其他的民族无
权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中国人”。莱布尼茨显然是把中国文化放在与西
方文化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需要彼此平
等交流,才能形成充满道德、善意、和谐的世界秩序。
    在建设这一世界秩序中,莱布尼茨尤其重视中国文化中政治与伦理
相结合的“实践哲学”,“如果说我们在手工艺技能上与之相比不分上
下,而在思辨科学方面要略胜一筹的话,那么在实践哲学方面,即在生
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
中国在实践哲学方面之所以成就突出,在莱布尼茨看来是由于中华民族
具有良好的规范,“他们在其庞大的社会群体中所取得的成效比宗教团
体的创始人在其小范围内所达到的要大得多”。在分析中国取得“成效”
的原因时,莱布尼茨多是从伦理道德、生活习俗方面着眼的,缺乏理论
深度,所举事例也不外是尊长敬老,礼貌待人等事,有时又赞扬皇帝礼
贤下士,达官显贵谈吐文雅,说明他并未抓住问题的本质,但从他对中
国文化的肯定中我们发现他正在脱离宗教干扰,用世俗标准对文化进行
分析和评价,这无疑是告诉我们:这样的中国文化才能作为“单子”与
欧洲的文化“单子”共同组成复合物,作为未来的世界文化;用这种文
化武装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世界公民”。莱布尼茨的世界文化观及
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他对中西文化交流和相互吸收的强调,对于欧洲
后来的启蒙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富于建设性的。

            二

    歌德(1749-1832年),是继莱布尼茨之后德国又一位提倡世界文
化的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在他的一生中,中国文化对他的思想和创作
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就他所处的时代来讲,他能读到和见到的中国文化
材料比莱布尼茨要多得多,他也更有条件和根据把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
加以同样看待。虽然歌德对中国文化并不像莱布尼茨那样进行了深入思
考和认真研究,但由于他的世界文化意识比莱布尼茨更加强烈和理性化,
所以他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也就更加清楚和明
确。这倒不是因为当时中国文化在欧洲的影响的不断扩大,恰恰相反,
18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发生和
影响,中国文化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断衰退和减弱。但歌德是一
位与社会现实保持某种距离的诗人和思想家,他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具有
某种世界眼光。在他生命前期,与席勒一起受到法国大革命影响,掀起
了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他的戏剧作品《葛茨》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
特之烦恼》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运动精神,这两部作品反映出了一
代年青人对社会现实的反叛和对丧败陈腐世俗的抗争,代表了摆脱旧的
时俗观念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的要求。狂飙突进运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启蒙运动,它主要是从人的感情角度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对人的摧残,
又对启蒙主义的用理性排斥感情有所抨击和抗议,歌德的思想的矛盾正
由此产生。

    在狂飙突进运动的1770年至1785年期间,歌德曾读过一些中国经典
的译作或欧洲人写的中国历史及文化方面的书籍。歌德多有微词。在这
一运动后期,他读过马若瑟翻译的中国戏剧《赵氏孤儿》及杜赫尔德写
的《中华帝国全志》,开始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并产生了兴趣。
    1812年后,歌德开始研究中国文化,这时已是年过60的老人了,他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好感。在《歌德谈话录》中,1827年1月31日记载他
读了不少中国书后的感触和看法:“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
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
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他还发现了中
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并由此认识到:
“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面看一看,我们就会陷
入上面说的那种学究气的昏头昏脑。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的民族
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
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为了它的来临,歌德认为不仅需要继承古希腊的文化传统,也需要吸收
其他民族的文化营养,构建出新的世界文化。歌德提出这一主张,正是
“欧洲中心论”观点开始抬头的时候,尽管他的观点是从普遍的人性出
发立论的,与20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世界市场经济
发展规律出发,运用唯物主义原理阐述的世界文化有质的不同,但我们
也不能不承认,他的思路是符合文化发展趋势的。
    有的学者认为,歌德提出世界文化观点,表明他具有一种整体的人
类文化意识。这种分析评价未免过高了,与歌德当时的真实思想水平不
相符。正确的理解还是他从普遍的人性观点出发,但这种观点在当时显
然是有进步作用。19世纪初期,拿破仑正在欧洲进行大规模的侵略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