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沈万三居所是沈厅?——…
沈万三生于何年?——沈…
沈万三为何迁居周庄?—…
沈万三犒军之谜——沈万…
这两三年内我会买车吗
廿四山阴阳风水二00三年…
墓地风水之廿四山阴阳风…
沈万三在云南继续经商?…
沈万三故居与水冢——沈…
两个沈富值得关注——沈…
最新热门    
 
沈万三年画的意义——沈万三研究札记之六

时间:2009-9-7 10:53:40  来源:不详
苏州有俚语“挑到篮里便是菜”,意思是不论是否合适,不经挑选,拿来就用。在沈万三研究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一些研究者看到明清笔记小说中有关于沈万三的记载,便如获至宝,不论记载是否正确,不加考证,便悉数一一引用,并由此得出“研究”结论。这情况以关于沈万三经商原始资金来历问题的“分财说” 依据最为突出。
  明《苏谈》一书有《陆道判捐资》一节,其中说到:“元时富人陆道原,货甲天下,为甫里山长,一时名流咸与之游处。暮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资历付之曰:‘吾产皆与汝……’道原遂为黄冠……所谓二人者,其一即沈万三秀也。”于是,从明清到现在,智商很高的很多人一直乐此不疲,辗转传抄,当作信史使用,最终成了“分财说”的“权威性”依据。然而,这则被古今那么多人们如此青睐又反复运用的史料,却完全是错误的。详见拙文《沈万三史料一则之研究》,这里不赘述。
  更有甚者,个别研究者对于沈万三记载中没有涉及的事,也能“别开生面”,生发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如明嘉靖间成书的《碧里杂存》有这样的一段话“沈万三秀者……太祖高皇帝尝于月朔召秀,以洪武钱一文与之曰:‘烦汝为我生利,只以一月为期,初二起至三十日止,每日取一对合。’秀欣然拜命。出而筹之,始知其难矣。盖该钱五万三千六百八十七万零九百一十二文,今按洪武钱每一百六十文重一斤,则一万六千文为一石,以石计之,亦该钱三万三千五百五十四石四十三斤零。沈虽富,岂能遽办此哉!”很明显,这段话写的是朱元璋利用沈万三不谙数学,或者说不谙高利贷盘剥的短处,刁难沈万三而已。类似这样的数学平方趣事在古代其他故事中也有出现。但有人竟能由此得出结论:沈万三是“地主兼高利贷者”,理由是“沈氏家族致富,始于元代,在高利贷普遍成风的情况下,兼营高利贷是致富的必然措施”。这种话的逻辑是否站得住脚,姑且不论。退一步讲,沈万三如果真是高利贷者,他就应该懂得高利贷的计算方法,对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这道“一文钱”“生利”的高利贷难题,就不会“欣然拜命”了,当会当场婉言拒绝,而不会再有“出而筹之,始知其难矣”的尴尬了。
  同样,有些研究者看到沈万三有妻妾13人的记载,便马上联系色情、多情,想像沈万三生活如何豪华奢侈、挥金如土等等,甚至说“沈万三的罗曼斯很有些宝哥哥气了,便可知《红楼梦》所写的也正是这一类的江南富家的精髓”。笔者认为如此这般的“研究”未免太“深入”,联想太“丰富”,反而于事无补。
  关于沈万三妾事,除了人们熟知的一些出处外,笔者还曾在无锡的古籍中看到过。清代无锡有数个文人提到无锡一个地名梨花庄与沈万三妾有关。其中秦瀛的《小岘山人诗集》卷三《咏梁溪杂事百首》四十二云:“‘控江门外暮楼空,金粉飘残失故丛。分会斜阳双燕子,梨花寒食絮东风。’梨花庄在控江门外,旧传沈万三妾居此,遍值梨花,故名。”古代文人喜欢写点绯闻,以示风流高雅,是众所周知的,不必就此责备古人。然而,如果对这一诗注不从绯闻角度考虑,改为联系沈万三“变为海贾,奔走徽、池、宁、太、常、镇豪富间,辗转贸易”的巨商经历考虑的话,当会产生新的结论:无锡梨花庄不一定就是沈万三金屋藏娇的地方,首先应该是沈万三庞大商业网络在无锡的办事处、信息站,而那位喜爱梨花、广植梨树的女士首先应该是一位能干的商务人士!
  抓住了沈万三巨商这条人们公认的主要线索,全面深入考证史料,以往一些看似不好理解的相关记载就可能产生新内涵,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发展。如对明孔迩《云蕉馆纪谈》中沈万三“有田数十顷凿渠引水以供酒需”的记载,南京某教授就理解不了,无法解说,于是下结论“酿酒尚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