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析国际传播中的文化交…
浅析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
浅析古代诗词中“月”的…
浅析文化差异与第二语言…
浅析王维山水诗歌的意境…
浅析中外广告之差异
浅析古今名人八字
浅析梁启超故居风水
浅析剑术运动中的美
浅析《左传》中梦境的意…
最新热门    
 
浅析英汉思维差异之成因

时间:2009-11-22 12:04:08  来源:不详

  二、思维方式的不同
  
  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就是中国人辩证思维的集中体现。对中国人来说,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辩证思维,尤其是“中庸之道”,已经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严谨的学术分科恰恰体现了西方人这一特点。

  三、地缘结构的不同
  
  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西方文明则不完全依赖于农业,由于地缘结构的原因,他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这种地缘结构相适应,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这两种思维系统的维持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二者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思维系统引领社会实践,同时社会实践也强化着思维系统。
  习惯于农业自然经济环境的人与游牧生活或海洋文明所孕育出来的人有很大不同。就农业生产而言,虽四季更迭,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规律是固定不变的,因而人与自然通常处于协调、融合的状态之中。在农业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汉民族具有天人合一、内外融通的思维方式便是自然而然的。而游牧与海洋环境中的自然条件则十分酷烈。流动漂移的生活需要冒险与开拓,因而西方人培养出了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信念与习惯。
  
  四、风俗习惯的不同
  
  1.依赖与自立
  中国社会充满了依赖感,究其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了。对个人而言,孩子依赖于父母,哪怕是他们成年甚至结婚以后,这种情况也不会改观;女人依赖于男人,男人可以为她们带来安全感、幸福感,甚至于某些家庭中男人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对机构而言,企业太依赖于政府,尤其是国有企业,除了必需的国家宏观调控之外,企业的正常发展依赖于政府的保驾护航;公益机构的运行更依赖于政府,公立学校的招生扩建需要国家的资助,慈善机构的存活与发展需要国家干预。无所不在的依赖感也就给中国人的思维带来了依赖性,凡事不求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力,总期望着有来自外界的助力。两次工业革命给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有经济文化方面的,也有思维方面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革新,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肯定。在没有更新的外来技术的指引下,西方人依赖自己的自立自强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思维中的自立性。
  2.重礼仪与重事实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礼仪之邦自诩,礼仪充斥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君臣之间要行参拜礼,晚辈见长辈要行跪拜礼,男士见人要抱拳或鞠躬,妇女见人要作揖,同行之间要谦让,凡事都讲客套语。中国人讲究礼仪的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