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析和歌的翻译与再创作…
浅析张炜的理想主义
浅析后现代主义消费时代…
儒家安身立命之道
浅析徐寅的咏史诗
老子“不言之教”管窥—…
“孔子彩票”逾越文化传…
浅析宋词鉴赏漫谈之诗庄…
专家纵论“孔子热”:儒…
浅析唐代爱情诗及产生的…
最新热门    
 
浅析儒家与亚氏的“中庸”思想的统一

时间:2010-3-24 11:34:09  来源:不详
要到了孟子和荀子之时,他们才最终将“中庸”与“反中庸”的思想和行为泾渭分明、直截了当地分别称之为“人性善”与“人性恶”而已,这也还是对于“极”的一种理解罢了。
  因而,在总体上,亚里士多德与先秦儒家的中庸之道大致可以说是基本相同或者说是极其相似的。这一点,无论就其中道或者中庸思想学说的基本含义、论证过程、目的性质而言,还是从其个人命运及其思想的影响程度来看,都无一不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仅从政治学这一角度上说,“孔子和孔门弟子的《论语》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政治学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政治学教科书”(14),而且在实际上,它却又比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都要早大约一个多世纪(15)。我们不禁惊诧于中庸之道原来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惊诧于它不仅属于中国、属于东方而且还属于西方,属于整个人类世界,惊诧于“中庸之道”竟乃是一种世界精神。
【参考文献】
  [1][2][3][4]摘自《中庸》第一章。
  [5]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6]董根洪:《论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异同》,《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1期及《新华文摘》2002年第5期。
  [7][13][美]加勒特·汤姆森(GARRETT THOMSON)、马歇尔·米斯纳(MARSHALL MISSNER)著,张晓林译:《亚里士多德》(ON ARISTOTLE)第95-96页。
  [8][9][10][11][12]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著:《希腊哲学史》第三卷(下册),第931-932页,1048页,933页,933页,912-1032页。
  [14]李祖德、陈启能主编:《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第31-3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日知:《孔子的政治学——<论语>》(世界古典文明丛书)第4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