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关于大众文化传播中的男…
地方性知识:试析跨文化…
方朝晖:关于东西方思维…
关于“编码码理论在跨文…
浅谈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与…
关于影响跨文化广告传播…
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
关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徽州文书发现引发新学 …
徽州文书发现引发新学 …
最新热门    
 
关于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时间:2010-12-28 11:24:45  来源:不详
称作“社会物理学”,告诫人们道: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本来就不能像物理现象那样用机械的因果模式去处理。
  这样看来,吉尔兹对地方性知识的理解可拓展到我们跨文化传播研究当中,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只强调“本文化”的优越,无视“他文化”的存在,只强调“本文化”的纯洁而反对与“他文化”进行交流,就可能发展成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拒斥异质文化存在的“文化孤立主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西方推行的文化霸权和媒介帝国主义是有悖于地方性知识的生存现状的。
  那么,我们在反对西方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平等权力是不是等于在说向西方学习是没有必要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从人类学意义上的地方性知识对此解释已显无力,科学实践哲学意义下的地方性知识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地方性知识概念,是一种哲学规范性意义上的概念,指的是知识的本性就具有地方性,特别是科学知识的地方性,而不是专指产生于非西方地域的知识。其地方性主要是指在知识生成和辩护中所形成的特定情境(contextorstatus),诸如特定文化、价值观、利益和由此造成的立场和视域,等等。¨所谓的普遍性知识是一种虚构,一种理想。看似普遍性的东西实际上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经过标准化过程导致的表面的普遍性。
  在这里笔者不想赘述地方性知识在科学实践哲学中的推演,但是笔者在此想强调的是,西方的自然科学在其标准化的过程中确实走到了其它地方性知识前面,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西方科学知识走向标准化的过程比其他民族和地域的自然知识要好,正因为如此,它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科学语言和方法,被标准化和认可的一些共同遵循的方法和术语。为此,一切其他的地方性知识应该也必须向西方知识学习,尽可能使之标准化,使之得到编码,扩展自己。使之能够为其他地域和不同国度的人们学习和掌握。这恐怕是我们积极与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开展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