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10月10日 林语堂诞辰 辛…
陈雅丽:发往天堂的贺卡
对于祠堂的重新审视
浅谈从林语堂译《浮生六…
林语堂中国文化观的建构…
胡适与林语堂
试析林语堂的人文情怀
寄往天堂的信
林语堂研究概述
论鲁迅与林语堂的幽默观
最新热门    
 
林语堂的民族形象建构与全球化时代的国人文化认同

时间:2011-11-3 9:15:00  来源:不详

  摘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反思中国民族形象的建构,我们倍感林语堂的睿智,他立足于中西文化之上,反身建构起连续的的民族形象,从先秦的哲人写到宋明的文化艺术、生活艺术再写到民国,从而形成完整的中国文化讲述并完成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所以介绍推广林语堂的作品,正确评价林语堂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林语堂;民族形象;文化认同
  
  一、全球化时代的国人认同危机
  全球化不仅意味着“跨国资本建立的所谓世界‘新秩序’和‘世界系统’,同时也指通讯技术革命以及‘信息高速公路’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传播的情形。”[1]而文化全球化传播这种情形让许多人怀疑不久的将来以西方特别是美国为主的文化是否将完全取代地方民族文化,从而全球文化同质化。
  在这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认同也自然会受到冲击。正是基于文化认同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所以近年来不少人对中华文化认同危机表示关切和忧虑。因此,我们需要反思近百年国人是如何建构民族形象的。传统文化自鲁迅喊出“吃人”的文化之后便如过街老鼠一路遭追击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然其中有些异数,但在宏大的革命、国家叙事之前,这种声音极其微弱甚至被有意遮蔽。文革时期的批孔等对传统的批判则是深入到了民间。而文革之后到90年代中期书写最主要的面向仍然是批判,寻根文学寻到的基本上民族文化的烂根,第五代导演演绎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下的昏黄腐朽充满鸦片味与变态的中国大家庭至今还盛演不衰。
  如果说解放前对文化的批判因为媒介的关系只局限在少数精英与知识分子身上,传统文化仍在民间享有盛誉,那么,文革之后,随着教育与影视的普及,便使得一般民众都被阅读或被观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吃人”本质。人的思想是被建构的,当我们一直阅读与观看这些东西时,我们的脑海中便建构起了民族的骇异形象,而认同危机随之产生。
  二、林语堂的民族形象建构
  如今反观林语堂,我们不禁为其能在那么激进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坚持不偏不倚的民族形象建构感到自豪。林语堂既不同于鲁迅等一味偏颇地挖掘传统文化与国民劣根性的作家(我们自然可以理解鲁迅的“怒其不争”),也不同于沈从文、废名等歌颂原始山乡、想回到田园乌托邦[注: 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一说是“ 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的作家(沈从文一向厌恶城市,但如此美好的“湘西”难道真的存在)。他不仅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利于现代不利于进步的因素,从而呼吁要科学,要宪政,但他也看到“中国自有顶天立地的文化在”——他始终认为,那些是“人类最高的价值观”。因此,他称自己写的文章是“宇宙文章”,其中因为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建构出的民族形象对现在已失去文化自信心并产生认同危机的国人来讲,当不啻是一剂良药。
  (一)建构的立足点
  现在还有许多论者指责林语堂,谓其用西方人的观点来看中国文化,并举《京华烟云》大写特写姚木兰羡慕桂姐的小脚与木兰嫁妆为例[2]。这一点令人殊难同意。我们对林语堂的理解似乎还不及外国人——赛珍珠。赛珍珠在《中国人》的序中认为在“自卑感弥漫全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