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梁武帝萧衍的菩萨梦:走
梁武帝萧衍的菩萨梦:走
晋武帝司马炎传位兄弟司
汉武帝不经意改写欧洲史
司马迁怎样记汉武帝?(图
汉武帝独尊儒术背后是赤
晋武帝传位傻太子之谜(
光武帝与阴丽华:辗转在
汉光武帝原陵:严重违背
晋武帝时期的钻石王老五
最新热门    
 
光武帝何以要舍近求远罢退功臣起用文吏?

时间:2009-10-28 10:57:32  来源::《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
“南人”地域观念十分强烈,《后汉书》卷一九《耿传》:王郎发难,耿投奔光武,建议北征渔阳、上谷兵骑以击王郎,“光武官属腹心皆不肯”,曰:“死尚南首,奈何北行入囊中?”此谓“光武官属腹心”,即指邓禹一班“南人”,他们身在异乡,总是怀念桑梓。

“北人”则泛指光武抵达河北前已活跃于该地,后又相继投入光武幕府的人物。“北人”以河北土著居多,其中王梁等6人,《后汉书》有传。另如耿况、彭宠、景丹、吴汉、耿诸人,籍贯虽不在河北,但由于长期滞留此地,大多已供职郡县,乡土意识逐渐淡漠,在政治上与河北人士趋于认同。冯翊栎阳人景丹,王莽时拜朔调(即上谷)连率副贰,降于更始后复为上谷长史,及附光武,光武遂称之为“北州大将”,其原因就在于此。

如所周知,光武“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奠定其建国的基础。而北人特别是上谷、渔阳诸将,在平定河北的大小战役中尤为光武所倚重,军功也比南人更显著,所以他们在建武元年的权力分配中占有突出的优势。万斯同所列三公、诸大将军,为当时最高官阶,其中北人5名,南人仅3名;而且,大司马位居三公之首,群臣所推荐的大司马人选又都是北人。值得注意的是,光武特别提及景丹“北州大将”的身分,似乎仅凭这一点,理所当然应该入选。景丹作为上谷长史,在往援光武的同郡僚佐中位次最高,故获“大将”之名。此事又反映了一种舆论,即北州诸将在选官时是普遍要优先的。

光武放弃初衷,改任吴汉为大司马,是被迫向群臣论功授官的要求作出让步。但《北堂书钞》卷五二引应劭《汉官仪》,录明帝甲辰策书云:“高密侯邓禹,元功之首。”邓禹以“元功之首”任大司徒,位次反在大司马吴汉之下。《三国志》卷五六《吕范传》注引《江表传》载:孙权谓光武受更始使,抚河北,“未有帝王之志也。”邓禹劝之以复汉业,“是禹开初议之端矣。”可知邓禹称“无功之首”,功在定策,不在军功。另据高似孙《史略》引《东观汉记》曰:“天下既定,将帅论功,吴公(即吴汉)为大。”建武时期群臣中军功最盛者,当属北人吴汉。邓禹初封侯,胡三省曰:“盖以禹功比萧何,故封之。”是有道理的。然邓禹、吴汉终依军功高下排定位次,又与萧何军功低于曹参而位次列在第一的故事迥然不同。

建武初,北人权势凌驾南人,光武的基本对策就是借助南人钳制北人。如上所述,北人军功超过了南人,但光武选择的第一位三公却是南人。《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所载光武遥授邓禹大司徒之策,其中只字未提河北战事,证明邓氏在河北的军功微不足道。事实上邓禹于河北平后始拜前将军,位在北人吴汉、耿诸大将军之下。光武即位5天之后,建武元年六月甲子,邓禹破更始将王匡于安邑;仅过了7天,七月辛未,光武便匆匆以“平定山西”之功,发表邓禹为大司徒。

邓禹就任后,其他功臣才陆续得到安置。虽然光武迫于压力,容忍众多北人占据军政要职,但南人中仍有邓禹、朱祜、杜茂等数人,跻身东汉最高统治层。光武扶持亲信的南人以便尽快驾驭新政权,其意图显而易见。

光武力求维持南北功臣权力的平衡,这种意图在其分封活动中亦有所体现。《太平御览》卷二○○引《东观汉记》云:“光武功臣邓禹等二十八人皆为侯,封余功臣一百八十九人。”又《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十三年(37年)四月条:“大飨将士,班劳策勋,功臣增邑更封,凡三百六十五人。”建武年间大规模的分封,载入史籍的仅有建武二年正月、十三年四月两次,上引《东观汉记》所录应是建武二年的那一次,故受封人数大大少于建武十三年。

“光武功臣邓禹等二十八人”被史臣特意提示,可见其地位高于“余功臣一百八十九人”,他们疑即诸史所谓“建武元功”。这28人是否即为明帝图画于南宫云台的28位“前世功臣”,尚难确认。不过,“云台二十八将”皆从光武征战河北,也都是东汉开国元勋,况且,“云台二十八将”同样以邓禹为首,数量又与“光武功臣邓禹等二十八人”相等,这些皆非巧合。二者可能就是一回事,至少“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多数人,已在“邓禹等二十八人”之内。“云台二十八将”中有南人16名,北人12名,双方大体上平分秋色。建武二年分封时的形势,可信是与此近似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