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领袖生活揭秘:斯大林的
陈独秀晚年凄凉生活纪实
眷村:撤台老兵家庭生活
揭示胡适晚年在台生活环
考古家首次发现描绘普通
生活习惯完全西化的宋美
建国初普通农家生活写真
讲述:40年前上海“生活
康乾盛世下的北京市民生
戴笠与国民党要员关系:
最新热门    
 
插队生活回忆:队里阶级界限比较模糊

时间:2010-1-8 10:59:36  来源:不详

女知青(资料图)
女知青(资料图)

《历史学家茶座》 2009年第3期

知青点

1975年8月,我下放插队到江苏省沛县魏庙公社毛寨大队第七生产队。

这个时间已经是毛泽东给福建知青家长李庆霖回信之后,那封回信的内容,当过知青的人恐怕今天还都会记得:

李庆霖同志:寄去三百元钱,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毛泽东

这封信成了一个分界,此后下放的知青也被称为新三届。老三届苦不堪言的生活,引出了李庆霖给毛主席的信,又引出了毛主席的回信,新三届因此受益。此后,上山下乡运动虽仍在继续,但全国的知青工作有了重大调整,各地加强了对知青工作的领导。每个城市以系统为单位,把该下放的职工子女集中到一起,单位派出带队干部,和知青一起到农村去。生活有困难,由单位设法解决。下放地点则统一安排,凡有接收知青任务的乡村一律建知青点,知青不再散居村中。

我父亲的工作单位属徐州文化局,文化局的知青点设在江苏省睢宁县高集公社。当时局里的子弟应该下放的有四人,但因各种情况,最后只有我一个人愿意走。这下局里反而不放心了,说只一个孩子,到那里怎么办。就去找在同一个楼里办公的卫生局协调,把我放到他们的知青点里;将来牵涉到我的各种问题,仍由文化局解决。就这样,我到了毛寨大队卫生局的知青点,这个点同时也是徐州交通局的知青点。巧合的是,我奶奶当年就是这个村的闺女。父亲知道后说:“这样也好,回我姥姥家了。”

毛寨大队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姜口村在北面,包括第一、第二生产队。毛寨村在南面,包括第三到第七生产队。两村相隔约二百米,知青点就建在两村之间。我是第一个进村的知青,去时知青点已经建好,青砖灰瓦组成一个长方形大院。与周围的破旧农居相比,显得整齐精神。大院中间用一道墙隔开,西面是知青点,东面是大队部、农机房和代销点。半年后,又来了十多人,总共17个徐州知青在一起度过了两三年的时光。

我们知青被分配到各个生产队参加劳动,吃住则在一起。每月轮流有一人留在知青点做饭,负责一日三餐。粮食先由接收知青的各生产队按人头提供,年终从知青的分配中扣除。蔬菜大家拼钱买,我们还在知青大院中间开辟了一片菜园。肉则基本想都别想,我们没听过韶乐,却也常常三月不知肉味。母亲有一年趁我当炊事员时来村里看我。选这个时间,是因为这一个月我不需要去队里干活,母子俩可以天天在一起。来前母亲写信问我需要带什么,我说猪肉。于是她带了八斤猪肉,被我一锅全都给烩了,那天知青点像过节一样,满院肉香。

1978年初我考上大学,又是第一个离开村子的知青。1996年,我因村里一位老辈人的丧事又回去过一次,知青点的房子仍在,但和姜口、毛寨两村农民建起的许多小楼相比,已显得陈旧寒酸了。我没有近前,只在远处久久地看着,为我最好的年华曾在那一排灰暗的房屋上方随风飘逝而百感交集。

磨坊

磨坊这个名称比较书面化了,农村就叫它打面房。过去把粮食磨成面,是在碾盘上完成的。弄一头驴拉着石磨围着碾盘转,怕它转晕了还得蒙上眼睛。没有牲口时也用人力,就像电影《甲方乙方》里傅彪饰演的角色花钱买气受,其中有场戏就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