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论魏源的经济思想
魏源以 变易 为主轴的今
魏源的历史地位
纪念魏源诞辰200周年国
正统与异端――试论魏晋
论包世臣在嘉道年间经世
李显甫集诸李开李鱼川史
最新热门    
 
论魏源杰出的反侵略思想

时间:2007-3-9 16:40:19  来源:不详
·议守》第1页)这是鸦片战争惨败的原因。他认为:“制敌者,必使敌失其所长。”(魏源《海国图志》卷一,《筹海篇·议守》第3页)西方国家战舰质地坚,速度快,炮火猛,长于海上作战。我方“所御敌者,不过二端,一曰炮击,一曰火攻”(魏源《海国图志》卷一,《筹海篇·议守》第1页)。以炮击论,敌船高大坚厚,远在深洋,我炮根本无法击中,即使命中,也不过击伤而已,很难击翻击毁。以火攻论,敌船远在大洋,又有望远镜了望,我方难以接近。敌方水师强于我方水师,与敌战于海洋风涛之中,有利于敌人用其所长,制我之短。所以,他提出“以守为攻”,“纵敌深入”,把敌人引入内河消灭的积极防御战略。他认为,内河狭窄,敌船“只能鱼贯,不能棋错四布”,我方只防御上游一面,“先择浅狭要隘,沉舟絙筏以遏其前,沙垣大炮以守其侧,再备下游椿筏以断其后”,而后水勇、火舟首尾交功,出其不意,一举歼敌。如若敌兵登陆,则预先“掘暗沟以截其前,层伏地雷以夺其魄”(魏源《海国图志》卷一,《筹海篇·议守》第3页)。两岸兵炮,水陆夹攻,风涛四起,草木皆兵,“有不聚而歼敌者乎?”他还把这一理论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以鼓励人们的斗志。他说:“彼谓西洋水犀戈船无敌海内外者,抑知五行迭相克,阴阳迭相胜,天下有不可制之物耶”(魏源《海国图志》卷六,《东南洋·越南分国》第5页),天下事物无不相克,一物降一物,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敌人的长处受到限制,不能发挥,自己的短处则变为长处。所以,敌人不是不可战胜,只要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扬长避短,就不难打败敌军。他进一步总结出了“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海国图志》卷一,《筹海篇·议守》第1页)的战术原则。在具体运用中他又把这一原则发挥为:“守远不若守近,守多不若守约,守正不若守奇,守阔不若守狭,守深不若守浅”(魏源《海国图志》卷一,《筹海篇·议守》第4—5页)。他反对株守一城一池的消极防御。认为城池之守与不守,决定于是否有条件守,是否有利于消灭敌人,守城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消灭敌人的手段。魏源根据战争在沿海内河进行,“西人极藐水师,而畏沿海枭徒及渔船蛋户”(《魏源集》《道光洋艘征抚记》第174页)的实际,以及鸦片战争中人民群众抗击侵略者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主张以当地群众为主力组织水师,招募水勇和“义勇”,进行防御战争。只有这样,才能“设穽以待虎,设罾以待鱼”(魏源《海国图志》卷一,《筹海篇·议守》第3页)。敌人“若果深入送死,一处受创,处处戒心,断不敢东闯西突”(魏源《海国图志》卷一,《筹海篇·议守》第4页)。

在魏源看来,“以守为攻”仅仅是反侵略战略的第一步,要彻底打败入侵者,必须“师夷长技”,制造战舰战器,只要有了战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