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陈宝泉师范教育思想评述
略论陈玉成三打鄂东与胡
 清流派 陈宝琛与中法战
论陈独秀在国共合作形成
陈宝箴
最新热门    
 
论陈宝琛在中法战争中的军事和外交策略

时间:2007-3-9 17:22:54  来源:不详
上海备忘录》不会解决越南问题,对此,请求清政府“力破红河为界之谬论,明举恢复越南之义师”,以“杜法人狡谋”(7)。陈宝琛又指出,法国表面上“处处恫喝,种种要求”,实则“外强中干”,“专伺我之勇怯以为进退”(8)。当李(鸿章)福(禄诺)《天津简明条约》出笼后,陈宝琛发出警告:“越地全捐,藩篱自撤,滇边互市,戢jiāo@②②无穷,……朝廷勿因和局之成遽罢边备。”他论证“李福条约”的弊端有五:(1)法国利用“词意浑含”伎俩,使其所“保护”的范围,在“止于越南之北圻,抑兼及中国之南界”之中,竟可以随意作出解释;(2)中国按规定撤兵,但条约对侵略成性的法国“岂足为征”,法国的“侵扰与否”,是看中国“边防疏密何如”,“边防疏”,“何时何事”都可以“藉端构衅”;(3)越南“尽委于法”,这样中国“所争者,但缘名耳”,此后的越南,“无与于我”;(4)中国是“以毗连滇境之越界为边”,法国是“以毗连北圻之滇界为边”,“研竟以何者为界”,无所适从。(5)日后详定商约税则,法国说要“格外和衷”,但其“专欲无厌,其端已兆”(9)。陈宝琛的分析,重点仍是重申,清政府决不能让法国强占了越南,否则后患无穷,将自食苦果。

“知彼不如知己”(10),李宝琛早在中法战争刚一打响就已提出这一忠告。陈宝琛对“李福条约”出现前后清政府与法国签约讲和的动机的剖析,就十分中肯。在清政府方面,“但顾输弊割地之有伤国体,苟能免此,虽授彼利权,留我隐患,有所不计”(11)。言外之意,过去中国与列强交战,结局都有割地一项,中法战争时中国能够不割地,清政府似乎已经心满意足了。这是对清政府摇摆不定外交政策多么大的讽刺。而法国,“非利在速战,即利在暂和。我如主战不坚,则为其所算,我如见和即许,尤堕其术中”(12)。果然,法国仅仅是把“李福条约”当作一种缓冲手段,时隔不久,就“违约犯边,调船北向”,袭谅山、台湾、马尾,“衅自彼开”。既然法国“迫我以不得不战之势”,那么中国“舍议战外”已“别无自全之策”了(13)。

二、整军备战,出击求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