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1918年造成数千万人死亡
奥运纪念钞暴涨180倍 专
老兵讲述战斗经历 血战
见证:1972年我假扮游客
回眸:1987年大兴安岭特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
77年前老报纸 再现918事
金岩石:1987年黑色星期
才女张爱玲晚年为何搬家
峨眉派掌门飞鸽传书 邀
最新热门    
 
1872年中国教育使团赴美的外交实践及意义

时间:2007-3-9 17:27:28  来源:不详

  

清政府于1872年派遣以教育为名的官方使团赴美的这一举措,可以说是由19世纪60、70年代国内外形势的压力所促成的。当时,国内的洋务运动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沈葆桢等人的领导下,正值方兴未艾之际。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后,清政府中的洋务派领袖开始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中国危亡的命运,因而,他们极力倡导学习西方技术和引进机器生产的“富强”运动,并开办制造局、船政局以及其它近代工矿交通企业,来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为此,急需选派人员出国留学,以培养大批具有各种专业技术的人才,并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19世纪60年代中期,清政府委派西方外交官开展的对外交往实践,也是促成派遣教育使团的重要因素,1867年,清政府任命美国驻华公使兼列强驻京使团团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为“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次年, 蒲安臣偕同礼部郎中孙家谷等20余人组成“中国使团”,代表清政府出使了美国、英国、法国、普鲁士和俄国。这次外交实践增强了清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使清政府意识到有必要选派一个全部由中国官员组成的使团,来直接开展外交活动。另外,西方列强为了加强和清政府的联系,以便扩大他们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也极力敦促清政府向列强各国派遣外交使团,扩大政府之间的接触。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当时被拐骗到古巴和秘鲁等拉丁美洲国家的华工人数日益增加,他们在这些国家普遍遭受到非人的虐待,因而急需清政府派遣外交官员进行调查,并为他们提供外交保护。

  除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外,中国近代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容闳个人所做的各种努力,也直接推动和促成了清政府派遣教育使团赴美的计划。作为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教育的改良主义者,容闳自幼就在美国教会开办的马礼逊学堂(Morrison School)里接受系统的西方教育。后来, 他又随其师布朗(Samuel R. Brown)赴美学习, 成为中国第一个赴美留学的文科学生。1863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他回国投身曾国藩门下,被任命为四品衔江苏候补同知。为了用西方科技来改变中国社会,容闳除积极致力于兴办工矿企业外,又从1867年开始,多次向曾国藩提出选派学童赴美学习的设想。他建议“挑选1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