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关于东王杨秀清称 万岁
洪秀全称 万岁 与杨秀清
杨秀清逼封万岁考辨
解密林彪座机是被 禁空
震惊延安的红军旅长黄克
最新热门    
 
逼封万岁 的谣言是怎么来的?

时间:2007-3-9 17:32:02  来源:不详
谣言。谁真谁假,甚至在当时象石达开以及李秀成这样的人物,也是难以判别的了。不过,结合太平天国当时的情况,特别是洪、杨当时的关系,我们也还可以分析出天京内讧的端倪。

  天京内讧之前,太平天国军政大权都集于杨秀清一身。按照太平天国中央政府的编制,天王府内并无管理国家军务政务的机构或人员,而杨秀清主管的“东殿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太平天国前期总理国务的机关”(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第132页)。所以,“贼政令皆归伪东主”(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三、卷一),“自广西至金陵,悉听其指使,故伪谕皆署其伪号;天贼尸位而已”(谢介鹤《金陵癸甲纪事略》)。这种情况,在许多史著中都有记述。如《贼情汇纂》卷七:

  群贼具奏于洪逆,概谓之本章。然不能径达,必由杨逆率韦、石诸逆转奏。能列名于本章者,唯杨、韦、石三逆。下此具本章于洪逆,仅请安、贺喜、谢恩而已,概不准奏事,且必请杨逆盖印,否则洪贼不阅。若一应军务,各伪官俱具禀杨逆,谓之禀奏……大权悉为杨逆所揽。是以本章寥寥,而禀奏独多……杨逆入奏从无驳回者。

  洪、杨之间的这种关系,必然包含着难以克服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在天京内讧之前三年即已相当尖锐。《天父下凡诏书二》所记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十一月二十日天父下凡杖责洪秀全,及两天后杨秀清上朝劝慰一事,表明杨秀清那时就已经看出了洪秀全对自己的极端不满。他警告洪秀全说:“小弟虽足为臣者法,但后日幼主以后,亦要法我二兄海底之量,能受臣直谏,方尽为君之道也。自古以来,为君者常多恃其气性,不纳臣谏,往往以得力之忠臣,一旦怒而误杀之,致使国政多乖,悔之晚矣!”但是,这个日益激化的矛盾毕竟又拖延了几年,直到咸丰六年七月,洪秀全才不顾一切,暗中调回韦昌辉,用突然袭击的手段,将杨秀清杀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主要的原因是,咸丰六年五月摧毁江南大营以前,太平军北伐、西征不利,江南大营还威胁着天京,大敌当前,局势很明显,洪秀全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没有被打垮江南大营这个战役上的胜利冲昏,知道一旦除掉杨秀清这个最有实力和威望的军政首脑,大局必然败坏,所以隐忍下来。内讧爆发之前的洪、杨关系,表面上比较平静,就是靠这样的条件来维持的。

  在两人关系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杨秀清有什么必要再用“逼封万岁”之类的无聊举动去激怒洪秀全呢?如果说夺权,则军政大权业已在握的杨秀清对洪秀全实在无权可夺。如果说万岁之封尊荣,则赐封万岁者仍然高出一筹。所以这样的举动对于杨秀清确乎于名于实皆无补益。杨秀清怎么会干出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来呢?退一万步说,即使杨秀清私欲熏心,愚妄至极,想称万岁,他也有权代天父传言,为什么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