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于右任哀悼蔡公时的一首
先祖父章太炎在日本讲学
史海探秘:文革时的语录
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两个
三国时代的衣食住行:馒
名人们被捕时的样子(组
1979年解放军撤离越南时
“辛亥革命”时的起义军
志愿军撤离朝鲜时的震撼
见证历史:红极一时的大
最新热门    
 
救时的*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中军事外交论(二)

时间:2007-3-9 17:36:32  来源:不详
其人素怀义勇,志气沉毅,每以日本三岛地小,不足回旋,恒思效力中国大邦,发其 所学。若中国礼数优渥,亦必竭诚以报安措而得其效。(注:祁师曾条陈见《军机处录 副·补遗·戊戌变法项》,3/168/9456/8。原折日期为八月初六日。据《随手档》、兵 部代奏原折,该条陈当日由兵部代奏。) 

真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用何种方式得知伊藤博文此一内心世界。 

福润、濮子潼、谢希傅、陈时政、冯镜濂、祁师曾,在短短的几天内,连续上书,调 子也是越来越高。此时离甲午战争结束仅三年,巨额赔款刚付清,由此欠下了英、德等 国一大笔债,台湾的局势也未完全平静,然昔日的敌人已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盟友。他们 几乎用同样的名词来描绘中日两国关系——“唇齿相依”。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他们都 没有去过日本,多数也无外交的经验,但却都认定日本有“联华”之意,一些人还认定 日本对甲午战争有“悔过”之意。这只是一种偏听。当时的日本确实有这些说法,但只 是少数*家的观点,并没有形成为日本政府的基本国策。 

翰林院编修、记名御史黄曾源反对聘用伊藤博文。他认为,英国联合日本,是为了拒 俄;而英国、日本向中国表示和好,是为了离间中俄关系。 

无如与中国游者,非英国教士,则日之谗人,于是建议之臣,言联英、日以拒俄者, 十之八九,而言和俄以疑英、日者,盖百不得一矣。议论繁兴,报章胪列,臣以窃然危 之。今又借用伊藤,是授日人以簧鼓之端,而迫俄人以不得不疑之势。是伊藤之益于新 政者,不可知;而其为害于邦交者,已有不可胜言者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