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竟
商鞅变法不是一次成功的
张居正变法与万历怠政(
官僚*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
论戊戌维新时代关于 习
戊戌维新派认识、抉择西
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
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重论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
最新热门    
 
戊戌变法时期第二次公车上书述论

时间:2007-3-9 17:38:08  来源:不详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看出,在百日维新前夕,康有为等维新派围绕德国士兵滋扰山东即墨县孔庙事件,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首先,康有为策动的第二次公车上书,起到了进一步动员、联合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的作用。这次活动与三年前由康有为鼓动的第一次公车上书相比较,参加的人数要广泛得多。据沪上哀时老人未还氏《公车上书记序》称,第一次公车上书“集众千三百余人”。(康有为:《公车上书记》(光绪二十一年文升阁刻本)。)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则称,“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但是,在《公车上书记》后附的《公车上书题名》中所记载的签名人数才六百零三人。(实际列名者为六百零二人,加上领衔者康有为方足此数。)而在第二次公车上书中签名的,几乎达二千人次。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之下,能有如此众多的知识分子出来讲话,三番五次地上书言事,应当说是相当可观的。

  其次,这次上书活动把“救亡”的号角吹得更响。它使广大士大夫都知道国家处于万分危急的状态。正因为“吾国势极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麦孟华、梁启超等八百三十一名广东举人《圣像被毁,圣教可忧,乞饬驻使责问德廷严办以保圣教而安人心公呈》。)而又不知道奋起维新,改变现状,列强们才敢于“横肆欺凌,攘夺*惊,无所不至”。举人们既以德人残毁孔庙,深感痛心疾首,又以国势不振而产生愤激图强”,“不约而同”的决心。这对于推进当时维新运动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对于康有为等人借德人滋扰即墨孔庙事件,激起民愤,为变法维新制造舆论的意图,顽固派看得十分清楚。当此事刚刚发生,给事中张仲□即在42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