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孙中山一生三次到北京:
1945年孙中山之子孙科被
孙中山在这里当选临时大
马君武拳打宋教仁 受到
萧龙友为孙中山诊病
《孙中山之死》南京遭禁
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
孙中山不赞成“鼓掌通过
孙中山家族后人生活现状
松本楼:昔日招待孙中山
最新热门    
 
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时间:2007-3-9 17:41:56  来源:不详
个定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孙中山选集》1981年版第802页。)孙中山在这里所说的“人民的生活”不只是指人民群众的一般日常生活,而是包含了广泛而深刻的含义。他不仅指人民群众借以维持生命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的状况和水平(“群众的生命”),也指人民群众为获得物质生活资料而采取的谋生之道(“国民的生计”),还指一个社会为解决“群众的生命”和“国民的生计”而采取的措施和社会经济政策(“社会的生存”)。因为一个社会为解决“群众的生命”和“国民的生计”而采取的措施和社会经济政策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生存。这三者密切相关,由它们共同构成了“人民的生活”,即“民生”。

  孙中山认为人民的生活即民生,可以分为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这样两个问题。“群众的生命”和“国民的生计”是人类生活的问题,“社会的生存”是社会经济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则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反之,国家就贫弱,人民生活痛苦。结果造成社会问题,这个社会问题就是“民生问题”。他提出要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实行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义。他说:“民生主义能够实行,社会问题才可以解决;社会问题能够解决,人类才可以享很大的幸福。”(《孙中山选集》1981年版第830页。)

  那么,近代中国的民生问题是什么呢?孙中山认为是“既贫且弱”,即国家衰弱人民贫困。他正确地指出“中国现在是最贫弱的国家”,“变成民穷财尽”,“成为世界是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对于人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患贫”,是“受贫困的痛苦。”就是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等问题都没有解决,每年仅饿死的人就超过千万。如果是水旱天灾的年份,饿死的人更不止千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