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高风亮节的老一辈革命家
毛泽东讲蛇与农夫的故事
吴殿英与辛亥武昌首义
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的张
组图:60年代末处决“反
极少提及的历史:1950年
为陈独秀鸣冤 大革命失
周恩来在日本京都求学时
日本人对孙中山及其革命
最新热门    
 
辛亥革命几个问题的再认识——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

时间:2007-3-9 17:42:39  来源:不详
>),在有长期古文化积累而生产力非常落后的中国,不能不是很有限的。但是,资本主义势力毕竟已经侵入,中国不能不变。拒绝变,只能延缓社会的进步。清政府长期拒绝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是中国民族资本出现很迟并且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按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在先,人们的思想变化和*要求在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由于是在外国资本已经侵入的情况下被迫开始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与一般规律相反。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活动家和他们领导的*运动的出现,先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形成,而这些代言人和活动家本身又是曲折的历史过程的产物。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英、美、法的殖民地冒险家,用枪炮帮助清军打平了太平天国。这时,清军统帅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才认识到西方现代武器的优越性,开始兴办军用工业,以装备中国的军队,接受轮船、火车和电报的文明,改善交通运输工具。同时开办少量民用工业。这些都是他们在同洋人接触中得到的见识。因为有了这点见识,又经办洋务,后人称他们为洋务派。洋务派没有对民族资本采取鼓励的政策。相反,他们采取了限制政策。

  洋务的兴办引起了种种评论。这些评论家,如王韬(一八二八——一八九七)、郑观应(一八四二——一九二三)、何启(一八五八——一九一四)等人,或则曾在海外接触资本主义文明,或则读过某些西书,因而提出了比洋务派官员们更高明的见解。他们极力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仿行君主立宪制度。只是在洋务正在大办之时,洋务派踌躇满志,这些评论家的意见不大有人听得进去罢了。

  一八九五年对日战争失败,新建海军全部被毁,洋务在舆论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批评。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对洋务的批评尤其尖锐。梁启超认为洋务派的政策是“补苴罅漏,弥缝蚁穴”,(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三册,第一九页)不能救国;康有为认为救亡要务在变法,“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同上,第二册,第一九七页)显然,这种批评洋务和要求变法的言论是爱国者的呼声,同时也是对资本主义的呼唤。所谓“全变”,就是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可是那时民族资本刚诞生,还很微弱。据统计,截至一八九四年,全国近代厂矿企业仅七十二家(其中商办企业五十三家),资本总额二千多万元(其中商办企业资本四百七十多万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