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高风亮节的老一辈革命家
毛泽东讲蛇与农夫的故事
吴殿英与辛亥武昌首义
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的张
组图:60年代末处决“反
极少提及的历史:1950年
为陈独秀鸣冤 大革命失
周恩来在日本京都求学时
日本人对孙中山及其革命
最新热门    
 
辛亥革命与近代科学传播

时间:2007-3-9 17:43:24  来源:不详
中“格物致知”一语,本义指的是儒家提倡的养德修身的方法。后来人们尽管给它赋予了新的解释,用它来作表述西方科学的术语,但它毕竟是一个与传统经学有着密切渊源的词汇,带有明显的儒学色彩,并不能完全涵盖近代科学所包括的丰富内容。它为“科学”一词所取代完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人科学观念的重要进步。

      2.深化了对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国人对格致学即科学的认识尚停留在器物科学观的水平上,只把科学理解为自然科学,或者是其中的某些分支学科,如物理学等。以后的维新派初步摆脱了洋务时期器物科学观的影响,对科学作了广义的解释,即把科学看作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内的知识体系。而到辛亥革命时期,国人对科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更加全面了、深化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

    其一,作自然科学的理解。有人对“科学”一词的来源作了论述:“科学者何?所谓形下之学也。科学二字,为吾国向所未有,盖译自英文之沙恩斯Science,英文之沙恩斯,又出于打丁之沙倭Scio,沙倭云者,知之谓也。至十六世纪,沙恩斯一字乃与阿尔德Art一字相对峙,盖沙恩斯为学,而阿尔德则术也。至十七世纪,沙恩斯一字又与律多来久Literature一字相对峙。盖沙恩斯为科学,而律多来人则文学也。兹义实传至今日,传至东方,传至我国,此科学二字所由来也。”[15]文中所说的科学显然是指自然科学。这种认识在当时很有普遍性。

    其二,作广义的解释,把科学称为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层次的知识体系。孙中山的科学观正是建立在广义的科学概念基础之上的。他说:“世界之学有二大类,其一曰自然科学,其一曰人事科学。自然科学者,如天算、地文、地质、物理、生物、化学是也。人事科学者,如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学、法律学、经济学、历史学是也。”[16](《平实开口便错》,P386)严复为“科学”下的定义是:“执果穷因,是惟科学。”[17](《译〈群学肄言〉自序》,P123)他所理解的“科学”也是一个内容广泛、层次诸多的知识体系。他按照“西学通例”把科学分为三个层次,“一曰统挈科学,二曰间立科学,三曰及事科学。”统挈科学包括“名数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