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吴殿英与辛亥武昌首义
李喜所武昌起义后的农村
黎元洪与武昌首义
武昌首义三题
黄兴弃武昌辨
简论辛亥首义文化
论刘复基在武昌起义中的
武昌起义后筹组中央临时
论武昌起义前孙中山在同
英国与武昌起义后的南北
最新热门    
 
武昌首义三题

时间:2007-3-9 17:43:36  来源:不详
的。但在他们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后,新的问题却产生了:军营中秩序渐趋混乱,指挥难以统一,使熊秉坤极感困难。中国的军队本来靠封建式的森严的等级制来维系。这种旧的指挥体制一旦瓦解,又无法立刻建立起足以替代它的新的体制,于是,出身于小生产者的士兵中的无政府状态立刻泛滥起来。熊秉坤后来回忆说:“盖军中生活,士兵以官长为依附。此时既无官长,士兵不免放纵,秩序渐见凌乱,较之发难时之指挥如意,已截然不同,盖士兵临时加入者居大多数也。士兵在防地上条陈大发议论。如清方窥破此中消息,派兵袭击,其危殆可胜言哉!”(熊秉坤:《辛亥首义工程营发难概述》,《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第38页。)熊在军中本是个正目,相当于班长。“中国之处专制压迫之下,社会封建思想固甚深厚,军队尤为典型。熊秉坤虽为一营总代表,而其地位与众无殊,其势指挥不能如意。”(胡祖舜:《六十谈往》,《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75页。)发难时,一呼而起,可以造成巨大的声势。到要正式指挥作战时,别人就不那么愿意听从了。

  正好这时,巡哨的士兵在楚望台西南城墙附近搜出工程八营左队队官吴兆麟。队官相当于连长。士兵们立刻喜形于色,要推他为总指挥。熊秉坤找各队代表商议,多数人不赞成,但局势紧急而又别无良法。为了发挥全军的攻击精神,只得随从士兵的意愿,举吴兆麟为革命军临时总指挥,熊秉坤处在参赞和监视的地位。吴兆麟早年参加过日知会的活动,同进步人士素有交往。他参加起义军,不仅使军中一时有了重心,把秩序稳定了下来,并且以他的军事学识使起义军的指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在当时是有好处的但他毕竟是个旧军官,对旧势力的妥协性大。由他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并逐步得到党人的信任,就为后来黎元洪得以逐步攫取湖北军政大权创造了重要条件。

  等到武昌全城底定、湖北军政府准备成立、需要推举都督时,吴兆麟显然也不足以号召了。那时,革命党人在认识上是比较幼稚的,所要推翻的只是那个清朝政府,把它推倒了,只要表示赞成共和的汉人似乎都是一家人了。于是,在他们看来,“旧日官僚、政客、进士、举人都富有经验学问,而自觉能力薄弱,资望不够,盲目赞同。参加咨议局会议桌上之官僚政客,其声价反比多年革命老同志为高。”由于建立的是军政府,他们认为:“中国人心理重视偶像,军人尤其重视军阶地位,倘不以一有名望的人出来号召,则不易成功。”(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72页。)正是利用革命党人心理上的这种弱点,黎元洪就容易地被推举为湖北都督了。

  其他各种机构的人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