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开国大典”的实况广播
建国大业从这里始步——
谁是窃国大盗 宋太祖赵
为陈独秀鸣冤 大革命失
德国大使评价毛泽东对中
美国档案:张国焘是如何
南岛民族源于中国大陆百
法国官方首次承认一战后
难以想象 毛泽东整整影
开国大将徐海东遭蒋介石
最新热门    
 
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

时间:2007-3-9 17:44:14  来源:不详

 

  18世纪的中国,从总体上来说,对于遥远的西方世界是相当冷漠的,而冷漠则产生于隔绝与无知。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尽管震动了整个欧洲,乃至影响于美洲、非洲,但却对其时的中国并无任何触动。

  直至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们开始瞩目外在世界,而首先是着力了解西方。但在最初一段时间,却并不注意法国,法国和发生在法国的大革命,在中国人的“世界”中还缺少应有的位置。

  影响甚大的魏源《海国图志》,以大量篇幅介绍英国,民主则推重美国,并且视瑞士为“西土桃花园”,而法国却受到无端冷落。

  如果说,魏源从未走出国门,对外在世界的了解难免缺失,那么,此后曾经漂洋过海亲履欧洲大陆的人们,心目中又给法国何等位置呢?回答的声调仍然是低沉的。曾经先后出使法国的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连同曾任驻法参赞的黎庶昌,都仍然推崇“君民共主国政”的英国,或则把小国瑞士看作“无君臣上下之分”的理想国。尽管他们都肯定西方的议会*,但却只称赞“英、德两国之制颇称尽善”,而指谪法国议会“叫嚣之气过重”。(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在这些人当中,到法国次数最多的当数以写“八述奇”知名的外交官张德彝,特别是他第四次赴法逗留近一年之久;但在他的有关记述中,也只介绍拿破仑、拿破仑第三、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而对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却很吝啬笔墨。

  可以说,有很长时间,中国人(包括先进分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