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略论民俗信仰与义和团运
略论清初经济恢复和巩固
略论马尾船政局
论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体
论中国资本主义两个部分
孙燕京略论晚清北京社会
黄清根论洋务时期的文化
陈旭麓略论中国近代社会
李细珠略论清末国民意识
略论传统行为方式在近代
最新热门    
 
略论洋务运动的多边关系

时间:2007-3-9 17:46:03  来源:不详
我认为,这两条标准应该统一起来考虑。毛泽东同志既作过“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阶级斗争规律的阐述;也作过“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的论断。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经济。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的内容和规律,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没有封建主义经济,就不可能有地主与农民的对立阶级及它们之间的斗争,没有资本主义经济,就不可能有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阶级及它们之间的斗争。经济状况决定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状况,而阶级斗争又反过来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之有阶级、阶级斗争,作为人类文明史的标志,主要是因为阶级、阶级斗争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地主之间的斗争,常常促使生产关系改善,工具改进与生产力的解放,从而使生产不断地提高乃至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反过来又对经济起作用。社会一切斗争和变革,归根到底要反映到经济的变革中来。恩格斯说,一切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应该求之于生产方式的变更之中……求之于各该时代的经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探索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规律怎么可以仅仅求之于“两个过程”的阶级斗争,而不求之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即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变革呢?

清朝乾嘉前后,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和缓慢地发展着。但它的技术水平,还远不足以战胜小生产者。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它们的商品开始占领中国市场,其生产力的水平远高于中国的小生产,拿纺织品说,“价当梭布而宽则三倍”(包世臣:《安吴四种》卷二六。)。这样,外国商品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加速了小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从而创造了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企业的发生,已如箭在弦上。但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遇到封建主义的严重束缚,要使在弦上的“箭”“一触即发”,一般必须通过某种*军事的斗争,这种斗争,在当时主要是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斗争、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发生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但那一种斗争一一民族的斗争或是阶级的斗争,触动弦上的“箭”使之“即发”,那不是历史所注定的。中国当时处在弦上的资本主义近代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