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珍贵旧照再现甲午悲歌[
甲午战争:中国也输在外
甲午战争时竟然有中国民
甲午一战使日本鄙视中国
钩沉:方伯谦甲午海战临
日本 董狐 笔下的甲午战
试论直隶义和团运动三个
试论义和团运动与中国传
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
试论庚子北京义和团运动
最新热门    
 
试论甲午战争中的帝后党争

时间:2007-3-10 10:34:01  来源:不详
,铁轨纵横于西苑,电灯照耀于禁林”,他感到愧恨交加,“忧心忡忡”(《洋务运动》八,第245页),可见其何等迂腐。然而在战争中,他目睹前方战事每况愈下,“焦灼愤懑,如入汤火”(《中日战争》四,第532页),并进而思索战败原因。严酷的现实使他认识到不变法便不能救中国,不学西方便不能进步。经历了这场战争,翁同和前后判若两人。由一个反对向西方学习的顽固派,一跃而为维新派的支持者。而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便开始筹办洋务的李鸿章,在战争中幸民族之灾,乐社稷之祸,思想愈加堕落,直至战后扮演了反对维新变法的极不光彩的角色,这是何等显明的对照。

列宁说:“祖国是个历史的概念。”(《列宁全集》第35卷第238页)爱国主义是有其具体内容的。近代中国真可谓多灾多难,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欺负过我们,所以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而民族矛盾又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十分错综复杂。甲午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反击日本侵略的斗争,是十九世纪末叶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总体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这个时期的帝后党争,尽管仍具有统治阶级内部宫廷斗争的色彩,而其性质则是要不要反对侵略,要不要维护国家和民族主权的斗争,说到底是一场爱国与卖国之争。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1980年7月8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